時政要聞
超級工廠逐綠記(“兩山”理念在河南——這些工廠“綠”在哪)
——探尋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的“綠色密碼”
核心提示
何謂“綠色工廠”?它是綠色制造體系的核心實施單元,具有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點。
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累計培育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1210家,其中,國家級綠色工廠322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五,中部六省第一,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今日起,本報推出“這些工廠‘綠’在哪”系列報道,深入企業一線,實地探訪其背后的“綠色密碼”。
□本報記者 王延輝 陳浩
平均每51秒下線一輛整車,單車能耗為0.073噸標準煤,這是國家級綠色工廠——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交出的綠色答卷。
自2017年落地鄭州經開區以來,設立公司、建生產基地、打造產業鏈生態體系,上汽集團與鄭州深度牽手,推動河南汽車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綠色工廠,不僅有“顏值”,更要有“含綠量”。作為上汽集團在全國最大的乘用車生產基地、數據基地、出口基地,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到底有多“綠”?9月12日,記者走進這座超級工廠,一探究竟。
甫進廠區,映入眼簾的是這樣的景象:現代化廠房分區布局,綠草如茵、綠樹成蔭,光伏板連片。當工業與生態和諧共生,激蕩出深深綠意。
綠色工廠并非簡單的“綠化廠區”,而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更深層次的“綠”藏在整個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全鏈路”的綠色智造中。
“低消耗、低排放是做減法,高效率、高效益是做加法,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一廠生產技術辦公室高級經理張存款坦言,“我們打出的是一套組合拳,努力實現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管理精細化。”
建廠之初,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秉承環境保護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的理念,整個環保設施投入資金累計約2.5億元,采用世界先進整車制造工藝,實現廢水、廢氣100%達標排放以及危廢的高效與合規處置,是河南省績效分級A級企業。
一臺車的誕生,要經過沖壓、焊接、油漆(涂裝)和總裝等諸多流程。“環保壓力最大的就是油漆車間。整車生產過程中,90%以上的廢水、廢氣、危廢都產生于此環節。”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環保工程師凡冬艷對汽車生產過程中的環保管控門兒清。14年前,她從吉林大學畢業后回到老家河南工作,一直在汽車生產環保領域深耕。
油漆車間,一個個車身在自動化流水線上有序流動,要經過前處理、電泳、密封、面漆、注蠟等十多道工序。“前處理相當于給車身‘洗臉’,用硅烷工藝代替傳統磷化,既增強防腐性又節能,產生的廢水中不含重金屬;電泳過程,就像‘打粉底’,用的是水性涂料;面漆噴涂就像上‘彩妝’,采用靜電高速旋杯機器人噴涂,大幅提升上漆率。”在一道道工序前,凡冬艷向記者科普了一個個知識點。
“整車廠里,最不好做、環保要求最高的就是油漆車間,溫度、濕度、風速、潔凈度都要精之又精。”上汽鄭州一廠油漆車間EHS工程師劉顯說。
廢水、廢氣、危廢都去哪兒了?凡冬艷介紹,固廢資源化利用率90%以上,廢水經中水處理系統深度處理后回用綠化、沖廁,廢氣進一步余熱回收利用等。
2.83毫克/立方米,實時環境監測系統上,非甲烷總烴的排放濃度一覽顯示的這個數據,正是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落實“雙碳”行動、推動綠色發展的結果。
“我們非甲烷總烴的排放濃度常年控制在5毫克/立方米以內,遠低于河南地方標準;光伏發電年均發電量超5000萬千瓦時,年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6萬噸。”凡冬艷拿數字來說話。
智慧工廠造就了綠色工廠。在這里,車身車間,自動化率高達99%,數以千計的機器人“當家作主”;總裝車間,工人們與機械臂“共舞”,各種車型共線生產,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生產過程實現精準調控。
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綠動力+智造力”正在打開更大發展空間。
花式護綠法
硅烷前處理工藝代替傳統磷化;涂裝工序采用低揮發性原輔材,機器人靜電噴涂,助力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新建涂裝車間采用干式噴房漆霧捕集系統;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搭建能源管理平臺……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系統推進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管理精細化,發展綠色生產力。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超級工廠逐綠記(“兩山”理念在河南——這些工廠“綠”在哪)
——探尋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的“綠色密碼”
核心提示
何謂“綠色工廠”?它是綠色制造體系的核心實施單元,具有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點。
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累計培育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1210家,其中,國家級綠色工廠322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五,中部六省第一,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今日起,本報推出“這些工廠‘綠’在哪”系列報道,深入企業一線,實地探訪其背后的“綠色密碼”。
□本報記者 王延輝 陳浩
平均每51秒下線一輛整車,單車能耗為0.073噸標準煤,這是國家級綠色工廠——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交出的綠色答卷。
自2017年落地鄭州經開區以來,設立公司、建生產基地、打造產業鏈生態體系,上汽集團與鄭州深度牽手,推動河南汽車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綠色工廠,不僅有“顏值”,更要有“含綠量”。作為上汽集團在全國最大的乘用車生產基地、數據基地、出口基地,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到底有多“綠”?9月12日,記者走進這座超級工廠,一探究竟。
甫進廠區,映入眼簾的是這樣的景象:現代化廠房分區布局,綠草如茵、綠樹成蔭,光伏板連片。當工業與生態和諧共生,激蕩出深深綠意。
綠色工廠并非簡單的“綠化廠區”,而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更深層次的“綠”藏在整個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全鏈路”的綠色智造中。
“低消耗、低排放是做減法,高效率、高效益是做加法,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一廠生產技術辦公室高級經理張存款坦言,“我們打出的是一套組合拳,努力實現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管理精細化。”
建廠之初,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秉承環境保護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的理念,整個環保設施投入資金累計約2.5億元,采用世界先進整車制造工藝,實現廢水、廢氣100%達標排放以及危廢的高效與合規處置,是河南省績效分級A級企業。
一臺車的誕生,要經過沖壓、焊接、油漆(涂裝)和總裝等諸多流程。“環保壓力最大的就是油漆車間。整車生產過程中,90%以上的廢水、廢氣、危廢都產生于此環節。”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環保工程師凡冬艷對汽車生產過程中的環保管控門兒清。14年前,她從吉林大學畢業后回到老家河南工作,一直在汽車生產環保領域深耕。
油漆車間,一個個車身在自動化流水線上有序流動,要經過前處理、電泳、密封、面漆、注蠟等十多道工序。“前處理相當于給車身‘洗臉’,用硅烷工藝代替傳統磷化,既增強防腐性又節能,產生的廢水中不含重金屬;電泳過程,就像‘打粉底’,用的是水性涂料;面漆噴涂就像上‘彩妝’,采用靜電高速旋杯機器人噴涂,大幅提升上漆率。”在一道道工序前,凡冬艷向記者科普了一個個知識點。
“整車廠里,最不好做、環保要求最高的就是油漆車間,溫度、濕度、風速、潔凈度都要精之又精。”上汽鄭州一廠油漆車間EHS工程師劉顯說。
廢水、廢氣、危廢都去哪兒了?凡冬艷介紹,固廢資源化利用率90%以上,廢水經中水處理系統深度處理后回用綠化、沖廁,廢氣進一步余熱回收利用等。
2.83毫克/立方米,實時環境監測系統上,非甲烷總烴的排放濃度一覽顯示的這個數據,正是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落實“雙碳”行動、推動綠色發展的結果。
“我們非甲烷總烴的排放濃度常年控制在5毫克/立方米以內,遠低于河南地方標準;光伏發電年均發電量超5000萬千瓦時,年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6萬噸。”凡冬艷拿數字來說話。
智慧工廠造就了綠色工廠。在這里,車身車間,自動化率高達99%,數以千計的機器人“當家作主”;總裝車間,工人們與機械臂“共舞”,各種車型共線生產,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生產過程實現精準調控。
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綠動力+智造力”正在打開更大發展空間。
花式護綠法
硅烷前處理工藝代替傳統磷化;涂裝工序采用低揮發性原輔材,機器人靜電噴涂,助力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新建涂裝車間采用干式噴房漆霧捕集系統;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搭建能源管理平臺……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系統推進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管理精細化,發展綠色生產力。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