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鄭州6月30日電(通訊員張朝陽 記者王文壇) “連接世界,創造可能!”近日,2025“青春華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河南鄭州啟動,活動中,中豫港務集團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青年員工趙怡斐談及她為之奮斗的中歐班列(鄭州)時,話語里滿是自豪。這句樸素的話語,不僅是一個青年奮斗者的心聲,更是一支馳騁在亞歐大陸上的“鋼鐵駝隊”為河南擘畫內陸開放新藍圖的生動注腳。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鄭州國際陸港時指出:“希望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這份囑托,為中原大地架起了一條連接世界的“新絲路”,也為無數河南青年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
圖為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開通發車場景。 何青 翻拍
破壁西行,鋪就通途
“語言不通,就借助翻譯軟件;政策不明,就多方求證。”2013年,剛參加工作的王京見證了河南首趟中歐班列的啟程。班列發展初期,打通出境口岸是關鍵。王京主動請纓,遠赴二連浩特。在零下30度的嚴寒中,他穿梭于中蒙雙方海關、鐵路部門之間,最終促成合作方案。
首趟班列即將出境時,突遇單證問題可能被滯留。王京立刻奔赴現場,連夜核對數據、修改文件,確保了班列順利通關。正是一位位像王京一樣甘于奉獻的青年,河南中歐班列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如今已連接25個國家,覆蓋9大口岸,從“連點成線”到“織線成網”,跑出了令世界驚嘆的“河南加速度”。
圖為中歐班列(鄭州)的列車駛出蒙古口岸場景。 何青 翻拍
鏈接萬邦,贏得信賴
通道打通后,如何贏得國際市場的信任,成為擺在青年業務員趙怡斐面前的新課題。2016年,剛加入歐洲業務部的她,背著宣傳冊跑遍了德國、意大利、波蘭等國的物流園區。“中國的火車能開到歐洲?這不可能!”
面對一次次的質疑甚至被誤解為“騙子”,趙怡斐沒有氣餒。在與意大利客戶Mario的溝通中,她不分晝夜地解答對方關于時效、成本的每一個疑問。最終,她的真誠與專業打動了Mario,換來了第一筆試單。當貨物安全準時運抵意大利,電話那頭傳來Mario驚喜的聲音時,趙怡斐熱淚盈眶。如今,Mario已從最初的嘗試者,變成了班列堅定的“代言人”,而像他一樣的班列“同行者”也越來越多。
圖為中歐班列(鄭州)運行示意圖。 何青 翻拍
運貿產融,絲路長風
如果說暢通物流是基礎,那么以運帶貿、以貿促產,則是中歐班列(鄭州)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為了拿下優質供應商,我曾在零下20℃的白俄鄉下冒雪掃樓,也曾拖著22公斤樣品在柏林石子路上疾走。”國際貿易部青年員工齊瑞博和張爽用腳步丈量著亞歐市場。她們把手機鎖屏改成北京、漢堡、明斯克三國時鐘,只為不錯過任何一個商機。
正是這份執著,讓中歐班列(鄭州)成為進口歐洲液態奶最大的平臺。飛馳的班列,不僅是運輸通道,更是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宇通客車、風神輪胎等“河南制造”搭乘班列走向世界;信陽毛尖、南陽香菇等“河南味道”香飄絲路;歐洲的牛奶、啤酒也通過班列走進中國百姓的餐桌,成為“運貿產”一體化發展的生動縮影。
如今,中歐班列(鄭州)已累計開行超15000列,服務全球客戶逾8000家,業務遍布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一代代青年建設者們,正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將“小我”融入“大我”,在推動河南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征程中,書寫著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