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題:服貿會上看低空經濟 電信網絡鋪就信息“天路”
新華社記者高亢
灰色的渾圓機身,雙旋翼設計,載重1噸或搭載6名傷病員,續航可達5小時,具備沙漠、高原運輸能力的縱列式無人直升機,吸引眾多觀展者駐足觀看。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低空經濟成為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展館的重要看點。從運營商搭建的“低空智聯網”,到無人機企業展示的“空中重載”,一幅“空中信息走廊”與“低空產業生態”交織的新圖景正徐徐鋪展。
讓低空飛行器“看得見、用得上、管得住”。中國移動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中國移動已在22個省份部署706個4.9GHz通感一體基站,在10多個省份試點規模組網,覆蓋高度300米、感知精度10米至25米、探測率大于95%;在全國部署超4400個高精度基準站,服務13.9萬架無人機。
如果說中國移動織就的是“天網”,中國電信則亮出了“利劍”。中國電信在展臺上展示了一套“云獵”無人機智能偵測防護系統,可對“黑飛”的無人機通過AI算法識別、雷達鎖定、電磁干擾壓制,在幾秒內完成攔截。
“低空開放的前提是安全可控。”電信安全公司解決方案經理郭嘉告訴記者,該系統已在上海、四川、江西、河北、安徽、江蘇等地和眾多大型活動中應用,成為低空經濟的“空中衛士”。
中國聯通把“低空+”帶入了民生領域。在中國聯通的展區,大屏展現了物流無人機為浙江桐廬山區老人公益送餐場景,常態化5條航線覆蓋5個自然村、168名老人。聯通還在山東青島建設了智慧低空一體化共享平臺,集約統籌管理、業務部門和飛行服務,助力低空資源共享應用。
把“通信塔”變成“數字塔”,中國鐵塔將共享理念與低空經濟有機融合。在其展區內,一座“鐵塔+北斗+AI”智能塔桿引人注目:一塔多用,既服務通信,又能搭載雷達、光電、氣象設備,結合AI算法為低空應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運營商搭臺,創新企業出彩。在北京航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展臺上,3架不同噸位的無人直升機依次排開,最“吸睛”的當屬FWH-3000:縱列式雙旋翼設計,艙內空間達4.2立方米,載重可達1噸,飛行抗風等級達7級,可應對復雜環境下多樣化運輸需求。
“我們的產品不僅是無人飛機,更是‘空中運力’解決方案。”航景公司首席品牌官宋陽告訴記者,目前公司50%左右的訂單來自東南亞等海外地區。在本屆服貿會上,航景公司與融通特種物流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協議,雙方將在高端裝備與服務業融合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重載無人直升機的全周期創新服務。
5G-A、通感一體網絡、AI等新技術加持低空經濟,人們在各個展臺上可以深切感覺到,低空經濟不是創新“獨角戲”,而是產業“大合唱”。從“飛起來”到“用起來”,低空經濟在服貿會上展現出強大的產業牽引力。
從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區市積極出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相關舉措,北京、廣州、武漢等城市設立產業專項基金,低空產業項目密集簽約落地,低空經濟發展欣欣向榮。
“未來,低空經濟將構建起城市先進的空中交通走廊,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快速周轉。”未來低空經濟創新中心理事長羅軍預測,我國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產品價格將逐漸降低,“空中的士”將加快普及。到2030年,eVTOL保有量有望達10萬架。
從“炫技”到“賦能”,從“展臺”到“藍天”,服貿會上的低空經濟新成果展示,不僅是一場科技盛宴,更是產業動員和行業風向標。正如一位觀眾在展臺留言簿上寫下的一句話:“原來,天空也可以成為服務的一部分。”
“隨著6G、低軌衛星組網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通信、導航等困擾低空交通指揮的諸多問題將迎刃而解。”羅軍表示,“空中信息走廊”將不斷延伸,為數字經濟打開新的增長極。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題:服貿會上看低空經濟 電信網絡鋪就信息“天路”
新華社記者高亢
灰色的渾圓機身,雙旋翼設計,載重1噸或搭載6名傷病員,續航可達5小時,具備沙漠、高原運輸能力的縱列式無人直升機,吸引眾多觀展者駐足觀看。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低空經濟成為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展館的重要看點。從運營商搭建的“低空智聯網”,到無人機企業展示的“空中重載”,一幅“空中信息走廊”與“低空產業生態”交織的新圖景正徐徐鋪展。
讓低空飛行器“看得見、用得上、管得住”。中國移動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中國移動已在22個省份部署706個4.9GHz通感一體基站,在10多個省份試點規模組網,覆蓋高度300米、感知精度10米至25米、探測率大于95%;在全國部署超4400個高精度基準站,服務13.9萬架無人機。
如果說中國移動織就的是“天網”,中國電信則亮出了“利劍”。中國電信在展臺上展示了一套“云獵”無人機智能偵測防護系統,可對“黑飛”的無人機通過AI算法識別、雷達鎖定、電磁干擾壓制,在幾秒內完成攔截。
“低空開放的前提是安全可控。”電信安全公司解決方案經理郭嘉告訴記者,該系統已在上海、四川、江西、河北、安徽、江蘇等地和眾多大型活動中應用,成為低空經濟的“空中衛士”。
中國聯通把“低空+”帶入了民生領域。在中國聯通的展區,大屏展現了物流無人機為浙江桐廬山區老人公益送餐場景,常態化5條航線覆蓋5個自然村、168名老人。聯通還在山東青島建設了智慧低空一體化共享平臺,集約統籌管理、業務部門和飛行服務,助力低空資源共享應用。
把“通信塔”變成“數字塔”,中國鐵塔將共享理念與低空經濟有機融合。在其展區內,一座“鐵塔+北斗+AI”智能塔桿引人注目:一塔多用,既服務通信,又能搭載雷達、光電、氣象設備,結合AI算法為低空應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運營商搭臺,創新企業出彩。在北京航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展臺上,3架不同噸位的無人直升機依次排開,最“吸睛”的當屬FWH-3000:縱列式雙旋翼設計,艙內空間達4.2立方米,載重可達1噸,飛行抗風等級達7級,可應對復雜環境下多樣化運輸需求。
“我們的產品不僅是無人飛機,更是‘空中運力’解決方案。”航景公司首席品牌官宋陽告訴記者,目前公司50%左右的訂單來自東南亞等海外地區。在本屆服貿會上,航景公司與融通特種物流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協議,雙方將在高端裝備與服務業融合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重載無人直升機的全周期創新服務。
5G-A、通感一體網絡、AI等新技術加持低空經濟,人們在各個展臺上可以深切感覺到,低空經濟不是創新“獨角戲”,而是產業“大合唱”。從“飛起來”到“用起來”,低空經濟在服貿會上展現出強大的產業牽引力。
從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區市積極出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相關舉措,北京、廣州、武漢等城市設立產業專項基金,低空產業項目密集簽約落地,低空經濟發展欣欣向榮。
“未來,低空經濟將構建起城市先進的空中交通走廊,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快速周轉。”未來低空經濟創新中心理事長羅軍預測,我國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產品價格將逐漸降低,“空中的士”將加快普及。到2030年,eVTOL保有量有望達10萬架。
從“炫技”到“賦能”,從“展臺”到“藍天”,服貿會上的低空經濟新成果展示,不僅是一場科技盛宴,更是產業動員和行業風向標。正如一位觀眾在展臺留言簿上寫下的一句話:“原來,天空也可以成為服務的一部分。”
“隨著6G、低軌衛星組網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通信、導航等困擾低空交通指揮的諸多問題將迎刃而解。”羅軍表示,“空中信息走廊”將不斷延伸,為數字經濟打開新的增長極。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