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 題:立法服務更精準、行政檢查更規范、為民司法更高效——“十四五”時期司法行政工作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齊琪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司法部部長賀榮介紹“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立法服務更精準
政府立法是國家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賀榮介紹,“十四五”時期,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53件、制定修改行政法規150件次。民營經濟促進法、糧食安全保障法、能源法、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規頒布實施。
緊扣高質量發展需求,全面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法律法規供給,政府立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加精準。
在立法形式方面,對于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立法事項,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積極推進“小快靈”立法修法。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對全部現行600多部行政法規開展了規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清理。通過“一攬子”打包修改廢止法規、授權暫時調整實施法規相關規定等多種形式,及時推動解決改革發展中的制度性問題,為重大改革、重大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涉企檢查提質效
行政執法是行政機關履行政府職能、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重要方式,行政執法質量直接關系法治政府建設成效。
司法部今年3月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緊盯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突出問題開展集中糾治。今年1月至8月,各地涉企行政檢查數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發現問題率平均提高16個百分點。行政檢查次數下降,發現問題率提高,行政檢查精準度和質效大幅提升,專項行動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需要強調的是,規范行政執法,規范的是亂執法、濫執法,不是不執法,也不是執法越寬越好!辟R榮表示,對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等與群眾生命健康、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的領域,堅持最嚴標準和要求,依法檢查,執法到位,堅決防止監管漏洞和安全隱患。
多元解紛促和諧
2024年,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正式實施,將調解貫穿行政復議全過程。全國新收行政復議案件74.96萬件,同比增長94.7%。經復議后,90.3%的案件實現案結事了。
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介紹,“十四五”期間,司法部立足職責,推動行政復議改革完善、提質增效,更好發揮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
“越來越多的群眾和企業首選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行政復議主渠道建設扎實推進!焙l列說。
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
“十四五”期間,全國調解組織年均調解各類糾紛近1600萬件,調解成功率95%以上,調解協議履行率92%,促成案結事了人和。全國3.9萬個司法所每年調解矛盾糾紛800多萬件,解答群眾法律咨詢2950萬人次,在促進基層依法治理、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全國共有人民調解委員會69.6萬個,五年來專職調解員由36.4萬人增長至47萬人,隊伍素質結構不斷優化,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和重點領域的調解組織網絡。”司法部副部長吳言軍表示,下一步,將立足司法行政職能,抓實基層司法所建設,為社會安全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
司法服務更便捷
“十四五”時期,我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五年來提供法律咨詢服務1.7億多次;律師、仲裁員、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等,每年辦理各類業務4000多萬件;我國律所在3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7家分支機構,服務公民和企業“走出去”……
與此同時,司法部大力推進公證便民利民,公證服務質量更好、服務更優、群眾滿意度更高。
司法部副部長李明征介紹,司法部部署開展“公證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全面推行公證證明材料清單管理,推出壓縮辦證期限、拓展“一證一次辦”,推進“一事一站辦”等7項提速措施,今年在14個方面采取38項措施。
同時,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和公證機構打通公證認證“最后一公里”,開通“綠色通道”優先接待,提供“上門辦證”服務等務實舉措,全面提升公證服務質效。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 題:立法服務更精準、行政檢查更規范、為民司法更高效——“十四五”時期司法行政工作有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齊琪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司法部部長賀榮介紹“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立法服務更精準
政府立法是國家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賀榮介紹,“十四五”時期,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53件、制定修改行政法規150件次。民營經濟促進法、糧食安全保障法、能源法、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規頒布實施。
緊扣高質量發展需求,全面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法律法規供給,政府立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加精準。
在立法形式方面,對于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立法事項,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積極推進“小快靈”立法修法。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對全部現行600多部行政法規開展了規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清理。通過“一攬子”打包修改廢止法規、授權暫時調整實施法規相關規定等多種形式,及時推動解決改革發展中的制度性問題,為重大改革、重大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涉企檢查提質效
行政執法是行政機關履行政府職能、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重要方式,行政執法質量直接關系法治政府建設成效。
司法部今年3月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緊盯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突出問題開展集中糾治。今年1月至8月,各地涉企行政檢查數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發現問題率平均提高16個百分點。行政檢查次數下降,發現問題率提高,行政檢查精準度和質效大幅提升,專項行動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需要強調的是,規范行政執法,規范的是亂執法、濫執法,不是不執法,也不是執法越寬越好。”賀榮表示,對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等與群眾生命健康、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的領域,堅持最嚴標準和要求,依法檢查,執法到位,堅決防止監管漏洞和安全隱患。
多元解紛促和諧
2024年,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正式實施,將調解貫穿行政復議全過程。全國新收行政復議案件74.96萬件,同比增長94.7%。經復議后,90.3%的案件實現案結事了。
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介紹,“十四五”期間,司法部立足職責,推動行政復議改革完善、提質增效,更好發揮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
“越來越多的群眾和企業首選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行政復議主渠道建設扎實推進!焙l列說。
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
“十四五”期間,全國調解組織年均調解各類糾紛近1600萬件,調解成功率95%以上,調解協議履行率92%,促成案結事了人和。全國3.9萬個司法所每年調解矛盾糾紛800多萬件,解答群眾法律咨詢2950萬人次,在促進基層依法治理、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全國共有人民調解委員會69.6萬個,五年來專職調解員由36.4萬人增長至47萬人,隊伍素質結構不斷優化,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和重點領域的調解組織網絡。”司法部副部長吳言軍表示,下一步,將立足司法行政職能,抓實基層司法所建設,為社會安全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
司法服務更便捷
“十四五”時期,我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五年來提供法律咨詢服務1.7億多次;律師、仲裁員、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等,每年辦理各類業務4000多萬件;我國律所在3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7家分支機構,服務公民和企業“走出去”……
與此同時,司法部大力推進公證便民利民,公證服務質量更好、服務更優、群眾滿意度更高。
司法部副部長李明征介紹,司法部部署開展“公證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全面推行公證證明材料清單管理,推出壓縮辦證期限、拓展“一證一次辦”,推進“一事一站辦”等7項提速措施,今年在14個方面采取38項措施。
同時,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和公證機構打通公證認證“最后一公里”,開通“綠色通道”優先接待,提供“上門辦證”服務等務實舉措,全面提升公證服務質效。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