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91免费视频-麻豆91国语视频-麻豆91hd-麻豆91av-麻豆18在线播放-麻豆 一区 精品 在线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3年專題 > 一起學習 > 正文

2023年專題

牢記總書記囑托 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
更新時間:2023-5-5 15:34: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題:牢記總書記囑托 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

  新華社記者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工作念茲在茲,多次到高校考察調研,多次同青年代表座談、與青年通信,對青年寄予厚望。

  新時代青年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追逐夢想。

  科技小院里練就興農大本領

  【總書記的囑托】“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今年5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

  【青春故事】“總書記的回信,充滿了對我們的鼓勵和期望,更加堅定了我們為農業強國建設作貢獻的決心。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我們一定扎根基層,用知識和技術服務農民。”吳依曼激動地說。

  今年25歲的吳依曼是中國農業大學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研究生,按照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吳依曼的學業主要在河北省曲周縣王莊村完成。

  “這幾天都泡在農田里。”吳依曼“五一”沒有休息,除了日常的學習和研究,她每天都要去村外的麥田察看小麥長勢,指導種糧大戶用無人機進行田管作業。

  眼下正是北方小麥生長黃金期,吳依曼和幾個研究生同學天天忙著進行農田管理。吳依曼說,前段時間出現了連續降雨,雨后田間濕度大,很容易出現病蟲害,如果疏于管理,糧食產量就會受影響。

  今年67歲的村民王懷臣說,他家有9畝小麥在研究生的試驗田里,莊稼什么時候澆水、該施什么肥、怎么噴藥,都按照科技小院學生們的建議來做,省肥省水還高產。

  吳依曼所在的科技小院在曲周縣有5塊試驗田,設置了20多個監測點,這些都是做研究和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的課堂。他們利用無人機多光譜遙感診斷苗情,使用農化服務工具箱檢測土壤墑情和各種元素含量,向農戶精準推薦施肥時間和施肥量。

  隨著小麥進入揚花期,她的工作量倍增。“一天半跑了20多個村,現在下地干活,也算是個‘老把式’了。”去年,她指導的麥田每畝增產200多斤。

  考上了大都市的高校,卻要到農村“讀研”,近兩年的歷練,讓吳依曼加深了理解。牢記囑托,扎根基層。她立志在鄉村干出一番事業:“把青春奉獻給農業,把論文寫在廣闊田野上,我無怨無悔。”

  用青春給老社區帶來新活力

  【總書記的囑托】“青年是常為新的,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獻。”——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青春故事】清晨七點半,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里,熱氣騰騰的生活已經“打開”。韓麗萍剛到崗,幾名晨練打扮的阿姨就把她圍住,你一句我一句問個不停。

  “小韓書記,我家孩子今年畢業,聽說咱社區招人?”

  “社區安裝的燃氣報警器要壞了找誰換,裝修時能拆不?”

  ……

  韓麗萍把居民們請進辦公室,滿面笑容地開啟新一天的工作。

  2021年,“90后”的韓麗萍接任長山花園社區黨委書記。由于上一任書記是優秀的社區干部、“時代楷模”吳亞琴,一些群眾對長相稚氣的新書記能否勝任表示懷疑。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這個“娃娃臉”有著“硬肩膀”。一上任,她就把自己的工位放在社區服務大廳門口。社區工作無小事,最重的“擔子”,韓麗萍總是搶著挑。

  長山花園社區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小區部分設施問題不斷。一次,70多歲的居民李阿姨上門就大聲嚷嚷,要找原來的吳書記。韓麗萍詢問后得知是李阿姨家單元門前的地溝裂開滲漏了。二話不說,韓麗萍叫著同事,抓起物料,趕到現場,還自己動手攪拌好水泥將裂口堵住。自那以后,李阿姨遇到困難就改口“找小韓書記”了。

  為了解決獨居老人吃飯難題,大家商量著把工作人員小食堂擴建成老年大食堂,可又為經費不足犯了難。韓麗萍先是帶著大家在社區空地上自種蔬菜供給食堂來降低成本,又探索引入公益項目支持運轉,還細心地組織社區骨干為腿腳不便的老人上門送餐。

  服務越來越貼心,環境越來越優美。居民老趙說:“小事兒最暖人心,社區的新變化離不開小韓書記。”

  牢記囑托,奉獻擔當。這個“五一”,韓麗萍沒有假期,一直在為社區商鋪安全檢查的事忙活,但她樂此不疲:“讓居民生活更幸福,讓老小區‘更年輕’,我們青年人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扎根大漠戈壁筑夢邊疆

  【總書記的囑托】“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的講話。

  【青春故事】“必須爭分奪秒處理油井異常問題!”在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廠生產指揮中心,阮思雅發現屏幕上幾口井的數據異常,迅速拿起工具包沖向樓外的巡檢車。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顛簸,阮思雅和同事們到達了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大風裹著沙石打在臉上,阮思雅早已習慣這種疼痛。在一連串熟練的檢修之后,成功解決了油井異常的突發情況。

  2020年,阮思雅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后,選擇扎根西部、建設邊疆。

  困難和挑戰接踵而至。每次巡檢都要隨身攜帶重達十幾斤的裝備,剛開始的時候,連扳手、鋼鉗操作起來都費勁,阮思雅才知道油井巡查這份工作不容易。1999年出生的阮思雅在同事眼中是個倔丫頭,靠著反復練習、倒逼自己參加高強度的業務競賽,迅速提升業務技能。

  900多個日日夜夜,從零下30℃的寒冬到40℃的酷暑,阮思雅從未打過退堂鼓。她跑遍戈壁灘上的抽油機和計量間,一次次讓故障油井恢復正常生產;主動將負責區域的上百口油井和站庫的自動化設備信息完成電子化,成功解決管理繁、雜、亂難題……憑借“能吃苦、能戰斗”的精神,阮思雅已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技術員。

  牢記囑托,不畏艱險。如今,越來越多像阮思雅一樣的青年力量從天南海北匯聚邊疆,書寫奮斗故事。2020年以來,僅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就有近700名畢業生選擇扎根新疆,讓最美的年華在西部熱土熠熠發光。

  帶領鄉親們多種糧、種好糧

  【總書記的囑托】“青年是社會中最有生氣、最有闖勁、最少保守思想的群體,蘊含著改造客觀世界、推動社會進步的無窮力量。”——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青春故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已是晚上十點,徐旭東還是打上傘,摸黑去了趟試驗田,“如今麥頭重了,怕倒。”

  徐旭東大學畢業返鄉種地已經5年。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他的爺爺徐淙祥是當地有名的種糧能手,流轉了1200余畝土地。其中有300畝試驗田承接科研院所的良種選育,這里便是徐旭東的事業舞臺。

  烈日當頭,徐旭東戴著草帽蹲在田間,仔細地扒拉著麥穗,嘴里小聲念著一串串數字。每數完一壟地,他就往記錄本上記下一組數據。“試驗田就像一個擂臺,各個品種在這里大比武。今年又種下了30余個小麥新品種。”徐旭東說,表現好的品種,將瞄準高產優質方向在栽培技術上重點試驗。

  像這樣的試驗數據采集,徐旭東半個月就要做一遍。春爭日,夏爭時。火辣辣的太陽曬紅了皮膚,衣服上留下大片汗漬,麥芒鉆進褲管,劃出一道道傷痕,這名“95后”卻毫不在意。

  2022年,通過良種、良法配套,徐旭東一家小麥畝產最高超過800公斤。今年以來,新當選為太和縣種糧大戶協會秘書長的徐旭東,已經在小麥生長各關鍵節點,組織了五場田間管理技術培訓會和現場觀摩會。“3月小麥開始分蘗,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藥物配比,增施葉面肥”……一項項技術細節,由他傳遞給更多農戶。

  牢記囑托,勇擔使命。與5年前相比,徐旭東已褪去青澀,日漸成熟,正帶領鄉親們多種糧、種好糧,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奔赴科技強國的“未來之約”

  【總書記的囑托】“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青春故事】陽光正好,綠蔭滿園,5月初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園春意正濃。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90后”副研究員王孟祺卻無心窗外風景,全神貫注地測量和記錄。

  毫米大小的芯片,被小心翼翼放在檢測臺上,他眼睛緊盯著關鍵讀數。電子數據輕輕躍動,一顆緊懸著的心瞬間落地。“通過,性能合格!”緊皺的眉頭舒展了些,又馬上開始下一次檢測。

  王孟祺檢測的鉆石傳感器是量子精密測量的核心器件。多年前,由于不掌握制備工藝鏈,許多相關的量子高端儀器都需要“借”和“買”。在杜江峰院士的帶領下,一支由青年學生組成的團隊決心從零起步,獨立攻關、自主制造。

  原始創新,幾乎處處有技術“攔路虎”。“制備鉆石傳感器需要的離子注入能量必須小于5千電子伏,而當時國內幾乎找不到滿足條件的設備。”那時,剛進入實驗室讀博的王孟祺負責器件制備和測試。他和同伴不知翻閱了多少資料、嘗試了多少方法,最終試出一款農業育種設備滿足設計要求。他們又從相機快門上找到靈感,給設備加裝機械快門,以精準控制離子注入劑量。

  試驗、失敗、再試驗……歷時3年,王孟祺和團隊終于實現國內鉆石傳感器制備的從“無”到“有”。

  掌握鉆石傳感器全鏈條制備工藝,研制出國內首臺“脈沖式電子順磁共振譜儀”,研發出國際首臺“量子鉆石原子力顯微鏡”,解決了“傳統工藝技術色心制造精度不足”國際性難題……一個個目標在這間實驗室實現,更多志向遠大的青年科研人員“闖入”量子世界。

  牢記囑托,敢于超越。實驗室成員正瞄準更高目標,要實現從“有”到“優”的突破。王孟祺也更加篤定、自信:“探索量子科技‘無人區’、為科技強國作貢獻,是我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事。”

  領銜記者:劉菁

  文字記者:張紫赟、劉美子、水金辰、顧煜、孟含琪、趙鴻宇、馮維健

  海報設計:夏園園、欒若卉

  技術支持:新華網安徽頻道


  出品:霍小光

  監制:車玉明

  策劃、編輯:王曙暉、初杭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牢記總書記囑托 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
2023-5-5 15:34: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題:牢記總書記囑托 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

  新華社記者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工作念茲在茲,多次到高校考察調研,多次同青年代表座談、與青年通信,對青年寄予厚望。

  新時代青年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追逐夢想。

  科技小院里練就興農大本領

  【總書記的囑托】“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今年5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

  【青春故事】“總書記的回信,充滿了對我們的鼓勵和期望,更加堅定了我們為農業強國建設作貢獻的決心。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我們一定扎根基層,用知識和技術服務農民。”吳依曼激動地說。

  今年25歲的吳依曼是中國農業大學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研究生,按照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吳依曼的學業主要在河北省曲周縣王莊村完成。

  “這幾天都泡在農田里。”吳依曼“五一”沒有休息,除了日常的學習和研究,她每天都要去村外的麥田察看小麥長勢,指導種糧大戶用無人機進行田管作業。

  眼下正是北方小麥生長黃金期,吳依曼和幾個研究生同學天天忙著進行農田管理。吳依曼說,前段時間出現了連續降雨,雨后田間濕度大,很容易出現病蟲害,如果疏于管理,糧食產量就會受影響。

  今年67歲的村民王懷臣說,他家有9畝小麥在研究生的試驗田里,莊稼什么時候澆水、該施什么肥、怎么噴藥,都按照科技小院學生們的建議來做,省肥省水還高產。

  吳依曼所在的科技小院在曲周縣有5塊試驗田,設置了20多個監測點,這些都是做研究和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的課堂。他們利用無人機多光譜遙感診斷苗情,使用農化服務工具箱檢測土壤墑情和各種元素含量,向農戶精準推薦施肥時間和施肥量。

  隨著小麥進入揚花期,她的工作量倍增。“一天半跑了20多個村,現在下地干活,也算是個‘老把式’了。”去年,她指導的麥田每畝增產200多斤。

  考上了大都市的高校,卻要到農村“讀研”,近兩年的歷練,讓吳依曼加深了理解。牢記囑托,扎根基層。她立志在鄉村干出一番事業:“把青春奉獻給農業,把論文寫在廣闊田野上,我無怨無悔。”

  用青春給老社區帶來新活力

  【總書記的囑托】“青年是常為新的,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獻。”——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青春故事】清晨七點半,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里,熱氣騰騰的生活已經“打開”。韓麗萍剛到崗,幾名晨練打扮的阿姨就把她圍住,你一句我一句問個不停。

  “小韓書記,我家孩子今年畢業,聽說咱社區招人?”

  “社區安裝的燃氣報警器要壞了找誰換,裝修時能拆不?”

  ……

  韓麗萍把居民們請進辦公室,滿面笑容地開啟新一天的工作。

  2021年,“90后”的韓麗萍接任長山花園社區黨委書記。由于上一任書記是優秀的社區干部、“時代楷模”吳亞琴,一些群眾對長相稚氣的新書記能否勝任表示懷疑。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這個“娃娃臉”有著“硬肩膀”。一上任,她就把自己的工位放在社區服務大廳門口。社區工作無小事,最重的“擔子”,韓麗萍總是搶著挑。

  長山花園社區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小區部分設施問題不斷。一次,70多歲的居民李阿姨上門就大聲嚷嚷,要找原來的吳書記。韓麗萍詢問后得知是李阿姨家單元門前的地溝裂開滲漏了。二話不說,韓麗萍叫著同事,抓起物料,趕到現場,還自己動手攪拌好水泥將裂口堵住。自那以后,李阿姨遇到困難就改口“找小韓書記”了。

  為了解決獨居老人吃飯難題,大家商量著把工作人員小食堂擴建成老年大食堂,可又為經費不足犯了難。韓麗萍先是帶著大家在社區空地上自種蔬菜供給食堂來降低成本,又探索引入公益項目支持運轉,還細心地組織社區骨干為腿腳不便的老人上門送餐。

  服務越來越貼心,環境越來越優美。居民老趙說:“小事兒最暖人心,社區的新變化離不開小韓書記。”

  牢記囑托,奉獻擔當。這個“五一”,韓麗萍沒有假期,一直在為社區商鋪安全檢查的事忙活,但她樂此不疲:“讓居民生活更幸福,讓老小區‘更年輕’,我們青年人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扎根大漠戈壁筑夢邊疆

  【總書記的囑托】“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的講話。

  【青春故事】“必須爭分奪秒處理油井異常問題!”在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廠生產指揮中心,阮思雅發現屏幕上幾口井的數據異常,迅速拿起工具包沖向樓外的巡檢車。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顛簸,阮思雅和同事們到達了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大風裹著沙石打在臉上,阮思雅早已習慣這種疼痛。在一連串熟練的檢修之后,成功解決了油井異常的突發情況。

  2020年,阮思雅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后,選擇扎根西部、建設邊疆。

  困難和挑戰接踵而至。每次巡檢都要隨身攜帶重達十幾斤的裝備,剛開始的時候,連扳手、鋼鉗操作起來都費勁,阮思雅才知道油井巡查這份工作不容易。1999年出生的阮思雅在同事眼中是個倔丫頭,靠著反復練習、倒逼自己參加高強度的業務競賽,迅速提升業務技能。

  900多個日日夜夜,從零下30℃的寒冬到40℃的酷暑,阮思雅從未打過退堂鼓。她跑遍戈壁灘上的抽油機和計量間,一次次讓故障油井恢復正常生產;主動將負責區域的上百口油井和站庫的自動化設備信息完成電子化,成功解決管理繁、雜、亂難題……憑借“能吃苦、能戰斗”的精神,阮思雅已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技術員。

  牢記囑托,不畏艱險。如今,越來越多像阮思雅一樣的青年力量從天南海北匯聚邊疆,書寫奮斗故事。2020年以來,僅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就有近700名畢業生選擇扎根新疆,讓最美的年華在西部熱土熠熠發光。

  帶領鄉親們多種糧、種好糧

  【總書記的囑托】“青年是社會中最有生氣、最有闖勁、最少保守思想的群體,蘊含著改造客觀世界、推動社會進步的無窮力量。”——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青春故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已是晚上十點,徐旭東還是打上傘,摸黑去了趟試驗田,“如今麥頭重了,怕倒。”

  徐旭東大學畢業返鄉種地已經5年。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他的爺爺徐淙祥是當地有名的種糧能手,流轉了1200余畝土地。其中有300畝試驗田承接科研院所的良種選育,這里便是徐旭東的事業舞臺。

  烈日當頭,徐旭東戴著草帽蹲在田間,仔細地扒拉著麥穗,嘴里小聲念著一串串數字。每數完一壟地,他就往記錄本上記下一組數據。“試驗田就像一個擂臺,各個品種在這里大比武。今年又種下了30余個小麥新品種。”徐旭東說,表現好的品種,將瞄準高產優質方向在栽培技術上重點試驗。

  像這樣的試驗數據采集,徐旭東半個月就要做一遍。春爭日,夏爭時。火辣辣的太陽曬紅了皮膚,衣服上留下大片汗漬,麥芒鉆進褲管,劃出一道道傷痕,這名“95后”卻毫不在意。

  2022年,通過良種、良法配套,徐旭東一家小麥畝產最高超過800公斤。今年以來,新當選為太和縣種糧大戶協會秘書長的徐旭東,已經在小麥生長各關鍵節點,組織了五場田間管理技術培訓會和現場觀摩會。“3月小麥開始分蘗,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藥物配比,增施葉面肥”……一項項技術細節,由他傳遞給更多農戶。

  牢記囑托,勇擔使命。與5年前相比,徐旭東已褪去青澀,日漸成熟,正帶領鄉親們多種糧、種好糧,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奔赴科技強國的“未來之約”

  【總書記的囑托】“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青春故事】陽光正好,綠蔭滿園,5月初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園春意正濃。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90后”副研究員王孟祺卻無心窗外風景,全神貫注地測量和記錄。

  毫米大小的芯片,被小心翼翼放在檢測臺上,他眼睛緊盯著關鍵讀數。電子數據輕輕躍動,一顆緊懸著的心瞬間落地。“通過,性能合格!”緊皺的眉頭舒展了些,又馬上開始下一次檢測。

  王孟祺檢測的鉆石傳感器是量子精密測量的核心器件。多年前,由于不掌握制備工藝鏈,許多相關的量子高端儀器都需要“借”和“買”。在杜江峰院士的帶領下,一支由青年學生組成的團隊決心從零起步,獨立攻關、自主制造。

  原始創新,幾乎處處有技術“攔路虎”。“制備鉆石傳感器需要的離子注入能量必須小于5千電子伏,而當時國內幾乎找不到滿足條件的設備。”那時,剛進入實驗室讀博的王孟祺負責器件制備和測試。他和同伴不知翻閱了多少資料、嘗試了多少方法,最終試出一款農業育種設備滿足設計要求。他們又從相機快門上找到靈感,給設備加裝機械快門,以精準控制離子注入劑量。

  試驗、失敗、再試驗……歷時3年,王孟祺和團隊終于實現國內鉆石傳感器制備的從“無”到“有”。

  掌握鉆石傳感器全鏈條制備工藝,研制出國內首臺“脈沖式電子順磁共振譜儀”,研發出國際首臺“量子鉆石原子力顯微鏡”,解決了“傳統工藝技術色心制造精度不足”國際性難題……一個個目標在這間實驗室實現,更多志向遠大的青年科研人員“闖入”量子世界。

  牢記囑托,敢于超越。實驗室成員正瞄準更高目標,要實現從“有”到“優”的突破。王孟祺也更加篤定、自信:“探索量子科技‘無人區’、為科技強國作貢獻,是我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事。”

  領銜記者:劉菁

  文字記者:張紫赟、劉美子、水金辰、顧煜、孟含琪、趙鴻宇、馮維健

  海報設計:夏園園、欒若卉

  技術支持:新華網安徽頻道


  出品:霍小光

  監制:車玉明

  策劃、編輯:王曙暉、初杭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性姿势女人嗷嗷叫图片 | www.九九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麻豆AV无码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免费 | 国内自拍成人网在线视频 | 胖女性大bbbbbb |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777777久久 | 桥本有菜在线四虎福利网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91香蕉影院| 久久三级网站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天天躁 | 九九99九九精彩网站 | 美女黄金大片视频免费看 | 国产精品aⅴ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套麻豆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 国内外成人在线视频 | 蜜色影院 | 日韩在线二区 | 欧美成人aletta ocean |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第二区 | 欧美靠逼视频 | 日本三不卡|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蜜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 91九色视频无限观看免费 | 国产情侣啪啪 | 嘿嘿午夜 | 男人疯狂擦进女人下面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 | 99视频在线看 | 91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 |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 激情综合色啪啪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