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91免费视频-麻豆91国语视频-麻豆91hd-麻豆91av-麻豆18在线播放-麻豆 一区 精品 在线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wǎng)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wǎng)視 網(wǎng)談 網(wǎng)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jīng)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chǎn)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jīng)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jīng)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wǎng)上投稿 記 協(xié) 訂報服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焦作網(wǎng)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系列報道:走讀渠首地
更新時間:2014-7-24 8:47:58    來源:焦作日報

 

  陶岔,在以往就是連多數(shù)山民都不知道的小地方,自從成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后,幾乎一夜之間便出了名。

  庫區(qū)移民在這里過著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祥和的幸福生活。

  南水北調中線湍河渡槽位于南陽市的鄧州境內,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U形輸水渡槽。全長1030米,槽身為相互獨立的三線三槽預應力混凝土薄壁U形結構,共18跨,單跨長40米、重量達1600噸。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紀念碑就聳立在陶岔閘的右岸。

  南陽市方城埡口地勢平坦,同時是南陽盆地北盆沿兒的最低點。這里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必經(jīng)之地,與陶岔渠首、鄭州穿黃、進京水道一起,并稱中線工程四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中電投風力發(fā)電也建于此。

掃描二維碼

 

  核心提示

  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重要水源地,被譽為中線工程的“大水缸”。南陽段干線全長185.5公里,約占河南段總長的四分之一,中線總長的七分之一,控制流域面積7630平方公里,約占南陽市總面積的29%,是丹江口水庫的主要淹沒區(qū)和移民搬遷及安置區(qū),是干線最長、工程量最大、移民最多、環(huán)保任務最重的省轄市,在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報特派記者 許偉濤

  實習生 呂丹陽/文

  本報特派記者 趙耀東

  見習記者 李政陽/圖

  7月9日,本報“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系列報道”采訪團一行經(jīng)由丹江口水庫,通過25分鐘的輪渡進入南陽淅川境內。之后,承蒙南陽日報社會早刊攝影部主任崔培林指點,從陶岔渠首開始了一段走讀渠首地之旅。

  南水北調“水龍頭”

  在百萬分之一比例的中國地圖上,您恐怕很難找到中國第一渠首陶岔的具體位置。但就是這個連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多數(shù)山民都不知道的小地方,自從成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后,幾乎一夜成名。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qū)和渠首所在地,擁有丹江口水庫一半的面積。2014年正式調水后,淅川境內水域面積將擴大到506平方公里,庫容由174.5億立方米增至290.5億立方米,年均調水量95億立方米,重點解決北京、天津、石家莊等沿線2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缺水問題。

  據(jù)介紹,為了保護水源地的水質安全,淅川縣政府劃分了飲用水源地保護區(qū),建立污水處理廠,發(fā)展高效生態(tài)產(chǎn)業(yè),取締養(yǎng)魚網(wǎng)箱4萬1千多箱,關停500多家限養(yǎng)區(qū)和禁養(yǎng)區(qū)內的養(yǎng)殖場,開展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整治。

  作為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批準建設的國家大型水利工程,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控制總工期的關鍵設計單元工程,工程批復總投資8.59億元,計劃施工總工期為42個月。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既是南水北調中線輸水總干渠的引水渠首,也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工程設計為新址重建加電站方案。

  “渠首新閘上游約80米處的老渠首閘已拆除。渠首新閘工程采取高標準、高品位、高檔次的一級景觀設計,工程建成后將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標志性建筑,成為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新坐標。”曾于2010年10月進行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采風活動的崔培林告訴記者,丹江口水庫控制漢江流域面積9.52萬平方公里,年均入庫水量387.7億立方米。

  如果說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蓄水池,陶岔渠首就像一個“水龍頭”,控制著丹江口水庫的水從這里流入輸水干渠,流向北方。

  記者沿陶岔渠首順游而下,隨處可見路旁“保護渠首水源地,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宣傳條幅。7月9日13時許,記者在陶岔渠首下游的引丹干渠大橋工地見到了來自南陽唐河的李師傅。他告訴記者,他們工段有30多名施工隊員,目前正在抓緊時間做護坡工程,以確保在正式通水前完工。

  千米“天河”跨湍河

  離開陶岔渠首,采訪團一路奔赴南陽鄧州市,探訪南水北調中線施工難度最大的輸水渡槽——湍河渡槽。

  湍河渡槽位于鄧州小王營與冀寨之間,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大型跨河建筑物之一,是陶岔——沙河南渠段上的河渠交叉建筑物,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總干渠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建設對實現(xiàn)全線向京、津、冀、豫供水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當日17時45分,記者一行經(jīng)過3個多小時的奔波,來到葛洲壩集團湍河渡槽項目工地,但見17×3組巨大的槽墩擎起的渡槽已雄跨在寬闊平靜的湍河上方。通水后,這里每秒鐘就會有350~420立方米清冽冽的丹江水從湍河上空飛馳流過,源源不斷北上進京。

  據(jù)介紹,3條渡槽,每一條渡槽肚子里都可以跑火車,每5秒即可裝滿一個標準游泳池。按照這個過水能力,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將昆明湖注滿。

  站在工地仰望,渡槽使水從空中流過,全長1030米的湍河渡槽堪稱為“天河”。更形象一點兒來說,渡槽就是走水的高架橋。據(jù)悉,湍河渡槽的槽身長720米,為相互獨立的3槽混凝土U形結構,共18跨54榀,單跨跨度4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U形輸水渡槽,也是南水北調中線中單跨跨度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一項渡槽工程。

  由于單跨跨度太大,一節(jié)槽身就重達1600噸,既沒有車輛可以運送又沒有相應吊車能夠吊裝。最后,施工方花了5000余萬元,在國內首次引入造槽機原位現(xiàn)澆施工工藝,采用一節(jié)完工下一節(jié)接著澆筑的施工方式,進行現(xiàn)場澆筑、就地施工。

  盡管湍河渡槽主體工程已經(jīng)完工,并經(jīng)過了注水試驗,但記者看到工程人員還在導控室外和總干渠外側坡面進行緊鑼密鼓地施工。烈日下土干如塵,工人們揮汗如雨,任何一滴汗水的滴落都能砸起一陣煙塵,而干渠邊田地里的玉米苗剛一尺多高,卻因干旱翻卷了葉子,無力地低垂著。

  南陽既是南水北調中線的供水地,也是受水區(qū)。據(jù)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南陽有8個出水口,每年將向南陽供水約4.9億立方米,規(guī)劃向市中心城區(qū)及鄧州、新野、鎮(zhèn)平、唐河、社旗、方城6座縣城和鄧州趙集鎮(zhèn)移民安置區(qū)的17座水廠供水。

  文化南陽增新色

  南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南陽是古絲綢之路的源頭之一。漢代時期,南陽是全國最大的冶鐵中心,現(xiàn)有宛城冶鐵遺址。東漢時期,南陽曾作為陪都為中國第二大城市。南陽自古人杰地靈,科圣張衡、商圣范蠡、智圣諸葛亮、醫(yī)圣張仲景、謀圣姜子牙等歷史名人多是出自或發(fā)跡于這里,也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發(fā)跡之處,故南陽又有“南都”之稱。

  如今,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南水北調工程不僅為南陽帶來了更多新機遇,也必將為文化南陽增添一抹新色。南陽將依托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等重點工程,構建南水北調文化長廊,發(fā)揮沿線干渠出土的文物及遺址的優(yōu)勢,建立遺址展示基地和遺址博物館,與沿線干渠附近各旅游景點,組成具有南陽特色的旅游線路。

  “按世遺標準建南水北調工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建言。南水北調工程是水利工程史上的一次壯舉,無論是工程規(guī)模還是設計與施工的水平,在世界水利工程建設方面都將留下寶貴的財富。因此,南水北調工程本身今后也應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單霽翔認為,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過程中,就應該有這樣的遠見,也應該有這樣的標準和追求。

  方城埡口:南水北調“夢千年”

  延伸閱讀

  在南陽探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接受采訪者大多有一種特有的自豪,這種自豪不獨由于陶岔渠首,也不僅是因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U形的湍河渡槽,而是因為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淅川陶岔至渠尾北京團城湖的浩浩征程中,有一處穿行的地段,早在千年之前就作過南水北調的嘗試。

  據(jù)記載,這一地段就是位于南陽方城境內的襄漢漕渠。7月10日,采訪團一行帶著將信將疑的心態(tài),踏上了尋訪之路。

  采訪團一行自方城縣城向東南行3公里,沿著一條平整的水泥路來到券橋鄉(xiāng)張莊村西八里溝自然村,沿途看到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溝兩邊栽滿了大大小小的楊樹,這就是宋代著名的南水北調工程——襄漢漕渠。

  北宋趙匡胤定都汴京(今開封)后,為“廣軍儲,實京邑”,解決軍隊吃糧問題,首先疏浚了汴河、蔡河等河流,把漕運視為經(jīng)濟命脈。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宋太宗趙光義采納西京轉運使(掌一路財賦及水陸糧米、物資的行政長官)程能的建議,自南陽下向口(今南陽夏餉鋪一帶)筑壩置堰,攔截白河引水北上,越過方城埡口,經(jīng)石塘、沙河、蔡河、睢水,抵達京師汴京,與南方的湘潭漕渠連貫起來,解決南方糧物北運京師之急需。然而,由于受當時技術條件所限,未能浚通,并終因地勢懸絕而最終擱淺。從此以后,這段由白河至八里溝的百余里襄漢漕渠便沉寂在歷史的風塵歲月中。

  這仿佛是自然造就的南水北調的必經(jīng)之地。經(jīng)國家發(fā)改委、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的人員和有關領導多次來這里考察,最終確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方城段的走向與宋代襄漢漕渠的走向基本一致,兩者相距約100米。方城埡口,也將與陶岔渠首、滎陽地下穿黃工程等一起,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亮點。

  記者自西八里溝向北,穿過魯姚公路,行駛1公里多便來到方城埡口制高點山崗上。向東北遠遠望去,埡口區(qū)域視野開闊,道路、河溝、房屋、樹木盡收眼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埡口穿過,渠線已進行加密圍擋。

  探訪了解方城埡口,記者還有了一個意外的知識收獲。原來,位于南陽盆地東北緣方城縣,還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地處北亞熱帶與南暖溫帶、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南陽盆地與黃淮平原、伏牛山脈與桐柏山脈、華北地臺與秦嶺地槽分界線,縣境東北部因伏牛山余脈和桐柏山余脈連接處山地突然沉陷,形成東北窄、西南寬的喇叭狀地塹,這就是全國著名的九大隘口之一的方城埡口。

  “五界一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方城埡口具有了獨特的自然資源——風能。記者在位于方城東部二郎廟鄉(xiāng)看到了由中電投河南分公司投資建設,并于2009年并網(wǎng)發(fā)電的方城風電場。

  方城風電場一期共有31臺“大風車”,瞬時最高負荷可達2.4778萬千瓦,日最高發(fā)電量是53萬千瓦時,單月最高發(fā)電量為808千瓦時。也就是說,發(fā)電量最高時,一臺風車一天發(fā)的電,就足夠一個普通三口之家使用5年。

  記者手記

  走讀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地——南陽,不僅有陶岔渠首的深情,有湍河渡槽的震撼,更有方城埡口的感嘆。

  如此立體厚重的歷史與現(xiàn)實,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不再僅僅是一項恢宏壯觀的水利工程,更使其富有了更多歷史文化與現(xiàn)實情感的交融。

  正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千年之后再次選擇了方城埡口,從南陽這個“水盆”的“盆沿兒缺口”經(jīng)過,使得“千年調水夢,今朝終成真”。與此同時,南水北調中線穿越方城埡口,也為方城文化旅游業(yè)帶來千載難逢的發(fā)展良機。據(jù)悉,方城埡口與陶岔渠首、鄭州穿黃、進京水道一起,成為中線工程四個關鍵工程環(huán)節(jié),將建設成為一條未來的生態(tài)旅游水利觀光帶,繼續(xù)見證南水北調這一壯哉偉業(yè)帶來的變化。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本網(wǎng)所有稿件,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fā)、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lián)系本網(wǎng)申領稿酬。


《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系列報道:走讀渠首地
2014-7-24 8:47:58    來源:焦作日報

 

  陶岔,在以往就是連多數(shù)山民都不知道的小地方,自從成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后,幾乎一夜之間便出了名。

  庫區(qū)移民在這里過著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祥和的幸福生活。

  南水北調中線湍河渡槽位于南陽市的鄧州境內,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U形輸水渡槽。全長1030米,槽身為相互獨立的三線三槽預應力混凝土薄壁U形結構,共18跨,單跨長40米、重量達1600噸。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紀念碑就聳立在陶岔閘的右岸。

  南陽市方城埡口地勢平坦,同時是南陽盆地北盆沿兒的最低點。這里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必經(jīng)之地,與陶岔渠首、鄭州穿黃、進京水道一起,并稱中線工程四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中電投風力發(fā)電也建于此。

掃描二維碼

 

  核心提示

  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重要水源地,被譽為中線工程的“大水缸”。南陽段干線全長185.5公里,約占河南段總長的四分之一,中線總長的七分之一,控制流域面積7630平方公里,約占南陽市總面積的29%,是丹江口水庫的主要淹沒區(qū)和移民搬遷及安置區(qū),是干線最長、工程量最大、移民最多、環(huán)保任務最重的省轄市,在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報特派記者 許偉濤

  實習生 呂丹陽/文

  本報特派記者 趙耀東

  見習記者 李政陽/圖

  7月9日,本報“南水北調中線行大型系列報道”采訪團一行經(jīng)由丹江口水庫,通過25分鐘的輪渡進入南陽淅川境內。之后,承蒙南陽日報社會早刊攝影部主任崔培林指點,從陶岔渠首開始了一段走讀渠首地之旅。

  南水北調“水龍頭”

  在百萬分之一比例的中國地圖上,您恐怕很難找到中國第一渠首陶岔的具體位置。但就是這個連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多數(shù)山民都不知道的小地方,自從成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后,幾乎一夜成名。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qū)和渠首所在地,擁有丹江口水庫一半的面積。2014年正式調水后,淅川境內水域面積將擴大到506平方公里,庫容由174.5億立方米增至290.5億立方米,年均調水量95億立方米,重點解決北京、天津、石家莊等沿線2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缺水問題。

  據(jù)介紹,為了保護水源地的水質安全,淅川縣政府劃分了飲用水源地保護區(qū),建立污水處理廠,發(fā)展高效生態(tài)產(chǎn)業(yè),取締養(yǎng)魚網(wǎng)箱4萬1千多箱,關停500多家限養(yǎng)區(qū)和禁養(yǎng)區(qū)內的養(yǎng)殖場,開展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整治。

  作為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批準建設的國家大型水利工程,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控制總工期的關鍵設計單元工程,工程批復總投資8.59億元,計劃施工總工期為42個月。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既是南水北調中線輸水總干渠的引水渠首,也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工程設計為新址重建加電站方案。

  “渠首新閘上游約80米處的老渠首閘已拆除。渠首新閘工程采取高標準、高品位、高檔次的一級景觀設計,工程建成后將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標志性建筑,成為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新坐標。”曾于2010年10月進行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采風活動的崔培林告訴記者,丹江口水庫控制漢江流域面積9.52萬平方公里,年均入庫水量387.7億立方米。

  如果說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蓄水池,陶岔渠首就像一個“水龍頭”,控制著丹江口水庫的水從這里流入輸水干渠,流向北方。

  記者沿陶岔渠首順游而下,隨處可見路旁“保護渠首水源地,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宣傳條幅。7月9日13時許,記者在陶岔渠首下游的引丹干渠大橋工地見到了來自南陽唐河的李師傅。他告訴記者,他們工段有30多名施工隊員,目前正在抓緊時間做護坡工程,以確保在正式通水前完工。

  千米“天河”跨湍河

  離開陶岔渠首,采訪團一路奔赴南陽鄧州市,探訪南水北調中線施工難度最大的輸水渡槽——湍河渡槽。

  湍河渡槽位于鄧州小王營與冀寨之間,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大型跨河建筑物之一,是陶岔——沙河南渠段上的河渠交叉建筑物,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總干渠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建設對實現(xiàn)全線向京、津、冀、豫供水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當日17時45分,記者一行經(jīng)過3個多小時的奔波,來到葛洲壩集團湍河渡槽項目工地,但見17×3組巨大的槽墩擎起的渡槽已雄跨在寬闊平靜的湍河上方。通水后,這里每秒鐘就會有350~420立方米清冽冽的丹江水從湍河上空飛馳流過,源源不斷北上進京。

  據(jù)介紹,3條渡槽,每一條渡槽肚子里都可以跑火車,每5秒即可裝滿一個標準游泳池。按照這個過水能力,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將昆明湖注滿。

  站在工地仰望,渡槽使水從空中流過,全長1030米的湍河渡槽堪稱為“天河”。更形象一點兒來說,渡槽就是走水的高架橋。據(jù)悉,湍河渡槽的槽身長720米,為相互獨立的3槽混凝土U形結構,共18跨54榀,單跨跨度4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U形輸水渡槽,也是南水北調中線中單跨跨度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一項渡槽工程。

  由于單跨跨度太大,一節(jié)槽身就重達1600噸,既沒有車輛可以運送又沒有相應吊車能夠吊裝。最后,施工方花了5000余萬元,在國內首次引入造槽機原位現(xiàn)澆施工工藝,采用一節(jié)完工下一節(jié)接著澆筑的施工方式,進行現(xiàn)場澆筑、就地施工。

  盡管湍河渡槽主體工程已經(jīng)完工,并經(jīng)過了注水試驗,但記者看到工程人員還在導控室外和總干渠外側坡面進行緊鑼密鼓地施工。烈日下土干如塵,工人們揮汗如雨,任何一滴汗水的滴落都能砸起一陣煙塵,而干渠邊田地里的玉米苗剛一尺多高,卻因干旱翻卷了葉子,無力地低垂著。

  南陽既是南水北調中線的供水地,也是受水區(qū)。據(jù)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南陽有8個出水口,每年將向南陽供水約4.9億立方米,規(guī)劃向市中心城區(qū)及鄧州、新野、鎮(zhèn)平、唐河、社旗、方城6座縣城和鄧州趙集鎮(zhèn)移民安置區(qū)的17座水廠供水。

  文化南陽增新色

  南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南陽是古絲綢之路的源頭之一。漢代時期,南陽是全國最大的冶鐵中心,現(xiàn)有宛城冶鐵遺址。東漢時期,南陽曾作為陪都為中國第二大城市。南陽自古人杰地靈,科圣張衡、商圣范蠡、智圣諸葛亮、醫(yī)圣張仲景、謀圣姜子牙等歷史名人多是出自或發(fā)跡于這里,也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發(fā)跡之處,故南陽又有“南都”之稱。

  如今,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南水北調工程不僅為南陽帶來了更多新機遇,也必將為文化南陽增添一抹新色。南陽將依托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等重點工程,構建南水北調文化長廊,發(fā)揮沿線干渠出土的文物及遺址的優(yōu)勢,建立遺址展示基地和遺址博物館,與沿線干渠附近各旅游景點,組成具有南陽特色的旅游線路。

  “按世遺標準建南水北調工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建言。南水北調工程是水利工程史上的一次壯舉,無論是工程規(guī)模還是設計與施工的水平,在世界水利工程建設方面都將留下寶貴的財富。因此,南水北調工程本身今后也應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單霽翔認為,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過程中,就應該有這樣的遠見,也應該有這樣的標準和追求。

  方城埡口:南水北調“夢千年”

  延伸閱讀

  在南陽探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接受采訪者大多有一種特有的自豪,這種自豪不獨由于陶岔渠首,也不僅是因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U形的湍河渡槽,而是因為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淅川陶岔至渠尾北京團城湖的浩浩征程中,有一處穿行的地段,早在千年之前就作過南水北調的嘗試。

  據(jù)記載,這一地段就是位于南陽方城境內的襄漢漕渠。7月10日,采訪團一行帶著將信將疑的心態(tài),踏上了尋訪之路。

  采訪團一行自方城縣城向東南行3公里,沿著一條平整的水泥路來到券橋鄉(xiāng)張莊村西八里溝自然村,沿途看到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溝兩邊栽滿了大大小小的楊樹,這就是宋代著名的南水北調工程——襄漢漕渠。

  北宋趙匡胤定都汴京(今開封)后,為“廣軍儲,實京邑”,解決軍隊吃糧問題,首先疏浚了汴河、蔡河等河流,把漕運視為經(jīng)濟命脈。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宋太宗趙光義采納西京轉運使(掌一路財賦及水陸糧米、物資的行政長官)程能的建議,自南陽下向口(今南陽夏餉鋪一帶)筑壩置堰,攔截白河引水北上,越過方城埡口,經(jīng)石塘、沙河、蔡河、睢水,抵達京師汴京,與南方的湘潭漕渠連貫起來,解決南方糧物北運京師之急需。然而,由于受當時技術條件所限,未能浚通,并終因地勢懸絕而最終擱淺。從此以后,這段由白河至八里溝的百余里襄漢漕渠便沉寂在歷史的風塵歲月中。

  這仿佛是自然造就的南水北調的必經(jīng)之地。經(jīng)國家發(fā)改委、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的人員和有關領導多次來這里考察,最終確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方城段的走向與宋代襄漢漕渠的走向基本一致,兩者相距約100米。方城埡口,也將與陶岔渠首、滎陽地下穿黃工程等一起,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亮點。

  記者自西八里溝向北,穿過魯姚公路,行駛1公里多便來到方城埡口制高點山崗上。向東北遠遠望去,埡口區(qū)域視野開闊,道路、河溝、房屋、樹木盡收眼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埡口穿過,渠線已進行加密圍擋。

  探訪了解方城埡口,記者還有了一個意外的知識收獲。原來,位于南陽盆地東北緣方城縣,還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地處北亞熱帶與南暖溫帶、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南陽盆地與黃淮平原、伏牛山脈與桐柏山脈、華北地臺與秦嶺地槽分界線,縣境東北部因伏牛山余脈和桐柏山余脈連接處山地突然沉陷,形成東北窄、西南寬的喇叭狀地塹,這就是全國著名的九大隘口之一的方城埡口。

  “五界一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方城埡口具有了獨特的自然資源——風能。記者在位于方城東部二郎廟鄉(xiāng)看到了由中電投河南分公司投資建設,并于2009年并網(wǎng)發(fā)電的方城風電場。

  方城風電場一期共有31臺“大風車”,瞬時最高負荷可達2.4778萬千瓦,日最高發(fā)電量是53萬千瓦時,單月最高發(fā)電量為808千瓦時。也就是說,發(fā)電量最高時,一臺風車一天發(fā)的電,就足夠一個普通三口之家使用5年。

  記者手記

  走讀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地——南陽,不僅有陶岔渠首的深情,有湍河渡槽的震撼,更有方城埡口的感嘆。

  如此立體厚重的歷史與現(xiàn)實,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不再僅僅是一項恢宏壯觀的水利工程,更使其富有了更多歷史文化與現(xiàn)實情感的交融。

  正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千年之后再次選擇了方城埡口,從南陽這個“水盆”的“盆沿兒缺口”經(jīng)過,使得“千年調水夢,今朝終成真”。與此同時,南水北調中線穿越方城埡口,也為方城文化旅游業(yè)帶來千載難逢的發(fā)展良機。據(jù)悉,方城埡口與陶岔渠首、鄭州穿黃、進京水道一起,成為中線工程四個關鍵工程環(huán)節(jié),將建設成為一條未來的生態(tài)旅游水利觀光帶,繼續(xù)見證南水北調這一壯哉偉業(yè)帶來的變化。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wǎng)簡介 | 網(wǎng)上訂報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wǎng)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wǎng)絡違法犯罪舉報網(wǎng) 河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wǎng)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wǎng)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yè)·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热视频99rev6 | 国产激情影院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 日本中文字幕黑人借宿影片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911爱豆传媒国产 | 我的漂亮朋友在线观看全集免费 |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爽爽爽 | 97色蜜桃| 欧美艳星kagney1ynn |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毛片 | 日本hd18| 亚洲第一色区 | 成人涩涩屋福利视频 | 三级伦理影院 | 亚洲天堂99 |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 午夜片无码区在线观看 |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88 | 日韩日b视频 | 色视频国产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 嫩草影院地址一地址二 | 摸进老太婆的裤裆小说 | 欧美国产影院 | 色妞视频一级毛片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处 | 5555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 手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片 | 5151hh四虎国产精品 | 女人pp被扒开流水了 | 精品香蕉99久久久久网站 | 国产一级网站 | 大伊香蕉精品二区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第五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