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
自2011年開始,一條從中國出發,沿途經過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最終到達新加坡的高鐵線路開始建設,這將是中國高鐵企業的下一個增長點。
“鐵路越鋪越長、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生意越做越大”是近年來中國鐵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2010年12月7日,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表示,目前中國高速鐵路的營業里程已經達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鐵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與高鐵蓬勃發展相伴的是整個高鐵上下游產業鏈,從鐵路、列車到零配件等的連鎖反應,這一切又因“十二五”規劃建議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而再次升溫。
未來每年投資達7000億
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將維持大規模投入,投資額將保持在每年7000億元左右,共計約3.5萬億元,相比“十一五”期間的2.2萬億元投資,增加了1萬多億元。其中,按照“十二五”將建成16448公里高鐵、高鐵平均每公里造價1.14億元計算,高鐵的總投資約為1.875萬億元。
受利好政策和龐大資金影響,2010年12月9日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閉幕當天,鐵路板塊、鐵路基建板塊整體上漲 2.27%,與高鐵相關的個股,晉西車軸、華東數控和天馬股份漲停,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晉億實業等的漲幅也都在6%以上。
以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為代表的高鐵龍頭企業,在過去的2010年斬獲頗豐。
截至2010年12月22日,根據公開數據整理,中國北車目前在手訂單約為1400多億元,可以滿足未來幾年的發展需求。2010年2月,中國北車收購了上海軌道交通設備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董秘謝紀龍對此表示:“一直以來,中國北車的主要生產、經營單位都位居北方,南方市場相對薄弱。此次收購主要是在南方發達中心城市進行布局。”
根據中國南車2010年上半年公告顯示,截至6月底,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1億元,同比增長51%,在手訂單為840億元。根據公開資料計算,中國南車目前在手訂單已接近1000億元,公司全年收入超過600億元基本已成定局。
中國南車旗下表現同樣不俗的還有中國南車株機公司(下稱“南車株機”)和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下稱“南車株洲所”)。它們的發展也搭上了高速鐵路的“快車”。
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南車株機宣傳部表示,公司在制定企業“十二五”規劃時,明確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預計實現2012年200億元、2015年400億元的戰略目標。
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誕生地南車株洲所在2010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18億元,同比增長62%,跨入“百億元”俱樂部。
南車株洲所宣傳部稱,作為公司戰略性產業單元,近年來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發展同樣引人矚目。除擁有南車時代電氣、時代新材兩家上市公司外,2008年,南車株洲所還以不到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世界第六大半導體公司英國丹尼克斯,成為中國軌道交通行業首次跨國并購案例。
中國高鐵海外當“老板”
時間回到2004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通過,國務院提出要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把鐵路時速由16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提出“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總體要求。
隨后中國高鐵先后“拜師”阿爾斯通、川崎重工、西門子等高速列車制造商。4年后,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最高運行時速350公里。此后,武廣、鄭西、滬寧、滬杭、京滬……高鐵盛宴在全國范圍內展開。
即便在世界范圍內,中國高鐵的表現也很搶眼。此時的中國高鐵企業看準了全球的高鐵興建風潮,正憑借低成本優勢迅速攻占海外市場。據公開數據估算,綜合土建和車輛兩個方面的成本,中國高鐵造價只有國外造價的1/3~1/2。國內高鐵的造價一般是1億元~1.5億元/公里,而德國法蘭克福-科隆線,約合3億元/公里,韓國2004年通車的高鐵路基部分造價就達2.5億元/公里。
中國高鐵的“低成本、高質量”成為令競爭對手頭疼的優勢。從最初的“學徒”到如今挺進海外市場的“老板”,那些傳統的高鐵強國,仿佛是在一夜之間多了個年輕的競爭對手。
截至2010年7月底,中國南車對外公布,公司海外簽約額已超過7.6億美元,約占銷售總收入的10%。中國南車董秘邵仁強透露:“2010年上半年,公司海外簽約額比上年同期增長兩倍多。和國際競爭者相比,我們的優勢在于性價比高、交貨期限短。”
2010年12月,中國南車與通用電氣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更表明了其搶灘美國高鐵市場的決心。據悉,兩家公司將共同投資5000萬美元,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競標美國佛羅里達、加利福尼亞兩州的高鐵項目。
同年12月,中國北車宣布與法國阿爾斯通進行戰略合作,共同進軍海外高鐵市場。隨后,中國北車宣布,首批6臺全球窄軌線路功率最大機車運抵新西蘭,成為我國自主創新內燃機車首次出口發達國家的成功案例。
剛剛結束歐洲考察的中國北車董秘謝紀龍告訴記者,在如今的國際高鐵市場,“我們與歐洲成熟的軌道交通商之間,是合作伙伴。”
Q&A
Q:《中國經濟周刊》
A:中國南車董秘 邵仁強
南車株機公司宣傳部
時代新材董秘 季曉康
中國北車董秘 謝紀龍
高端裝備制造業進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對貴公司產生怎樣的影響?對“十二五”期間的營業目標有怎樣的預期?
邵仁強:集團目標于2012年達到整體收入超過1000億元,成為行業第一,并希望2015年整體收入最少達1500億元。集團六大板塊中,新產業板塊增長最快,2010年收入100億元,預計2012年將達200億元,2015年將達300億元。
南車株機公司宣傳部: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2012年200億、2015年400億的戰略目標。
季曉康:從銷售規模來看,我們處于全球第二的位置,(第一是德國康迪泰克),未來經過2~3年發展希望可以做到全球第一。2010年營業利潤2億元,希望在未來幾年達到5億元、10億元。
謝紀龍:根據中國北車在2008年股改時設立的“三步走”規劃,到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700億元。在“十二五”期間,要實現到2015年銷售收入1400億元以上的目標。
“十二五”期間,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和部署如何?
中國南車董事長趙小剛(2010年10月曾對媒體透露):當前集團手頭訂單金額近千億元,海外市場占比約8%,希望在2015年海外收入占總收入約兩成。
南車株機公司宣傳部:近3年來,已獲中東、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新加坡、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的11個項目訂單。截至目前,公司累計獲得出口訂單80多億元。
季曉康:公司一直注重培育海外市場,是包括龐巴迪、GE、阿爾斯通等國際鐵路巨頭在彈性元件領域內多年的合作伙伴。
謝紀龍:2010年,中國北車獲得300多億元訂單,其中國際市場占到10%,未來將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 (記者 張璐晶 曹昌)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自2011年開始,一條從中國出發,沿途經過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最終到達新加坡的高鐵線路開始建設,這將是中國高鐵企業的下一個增長點。
“鐵路越鋪越長、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生意越做越大”是近年來中國鐵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2010年12月7日,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表示,目前中國高速鐵路的營業里程已經達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鐵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與高鐵蓬勃發展相伴的是整個高鐵上下游產業鏈,從鐵路、列車到零配件等的連鎖反應,這一切又因“十二五”規劃建議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而再次升溫。
未來每年投資達7000億
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將維持大規模投入,投資額將保持在每年7000億元左右,共計約3.5萬億元,相比“十一五”期間的2.2萬億元投資,增加了1萬多億元。其中,按照“十二五”將建成16448公里高鐵、高鐵平均每公里造價1.14億元計算,高鐵的總投資約為1.875萬億元。
受利好政策和龐大資金影響,2010年12月9日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閉幕當天,鐵路板塊、鐵路基建板塊整體上漲 2.27%,與高鐵相關的個股,晉西車軸、華東數控和天馬股份漲停,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晉億實業等的漲幅也都在6%以上。
以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為代表的高鐵龍頭企業,在過去的2010年斬獲頗豐。
截至2010年12月22日,根據公開數據整理,中國北車目前在手訂單約為1400多億元,可以滿足未來幾年的發展需求。2010年2月,中國北車收購了上海軌道交通設備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董秘謝紀龍對此表示:“一直以來,中國北車的主要生產、經營單位都位居北方,南方市場相對薄弱。此次收購主要是在南方發達中心城市進行布局。”
根據中國南車2010年上半年公告顯示,截至6月底,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1億元,同比增長51%,在手訂單為840億元。根據公開資料計算,中國南車目前在手訂單已接近1000億元,公司全年收入超過600億元基本已成定局。
中國南車旗下表現同樣不俗的還有中國南車株機公司(下稱“南車株機”)和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下稱“南車株洲所”)。它們的發展也搭上了高速鐵路的“快車”。
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南車株機宣傳部表示,公司在制定企業“十二五”規劃時,明確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預計實現2012年200億元、2015年400億元的戰略目標。
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誕生地南車株洲所在2010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18億元,同比增長62%,跨入“百億元”俱樂部。
南車株洲所宣傳部稱,作為公司戰略性產業單元,近年來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發展同樣引人矚目。除擁有南車時代電氣、時代新材兩家上市公司外,2008年,南車株洲所還以不到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世界第六大半導體公司英國丹尼克斯,成為中國軌道交通行業首次跨國并購案例。
中國高鐵海外當“老板”
時間回到2004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通過,國務院提出要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把鐵路時速由16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提出“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總體要求。
隨后中國高鐵先后“拜師”阿爾斯通、川崎重工、西門子等高速列車制造商。4年后,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最高運行時速350公里。此后,武廣、鄭西、滬寧、滬杭、京滬……高鐵盛宴在全國范圍內展開。
即便在世界范圍內,中國高鐵的表現也很搶眼。此時的中國高鐵企業看準了全球的高鐵興建風潮,正憑借低成本優勢迅速攻占海外市場。據公開數據估算,綜合土建和車輛兩個方面的成本,中國高鐵造價只有國外造價的1/3~1/2。國內高鐵的造價一般是1億元~1.5億元/公里,而德國法蘭克福-科隆線,約合3億元/公里,韓國2004年通車的高鐵路基部分造價就達2.5億元/公里。
中國高鐵的“低成本、高質量”成為令競爭對手頭疼的優勢。從最初的“學徒”到如今挺進海外市場的“老板”,那些傳統的高鐵強國,仿佛是在一夜之間多了個年輕的競爭對手。
截至2010年7月底,中國南車對外公布,公司海外簽約額已超過7.6億美元,約占銷售總收入的10%。中國南車董秘邵仁強透露:“2010年上半年,公司海外簽約額比上年同期增長兩倍多。和國際競爭者相比,我們的優勢在于性價比高、交貨期限短。”
2010年12月,中國南車與通用電氣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更表明了其搶灘美國高鐵市場的決心。據悉,兩家公司將共同投資5000萬美元,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競標美國佛羅里達、加利福尼亞兩州的高鐵項目。
同年12月,中國北車宣布與法國阿爾斯通進行戰略合作,共同進軍海外高鐵市場。隨后,中國北車宣布,首批6臺全球窄軌線路功率最大機車運抵新西蘭,成為我國自主創新內燃機車首次出口發達國家的成功案例。
剛剛結束歐洲考察的中國北車董秘謝紀龍告訴記者,在如今的國際高鐵市場,“我們與歐洲成熟的軌道交通商之間,是合作伙伴。”
Q&A
Q:《中國經濟周刊》
A:中國南車董秘 邵仁強
南車株機公司宣傳部
時代新材董秘 季曉康
中國北車董秘 謝紀龍
高端裝備制造業進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對貴公司產生怎樣的影響?對“十二五”期間的營業目標有怎樣的預期?
邵仁強:集團目標于2012年達到整體收入超過1000億元,成為行業第一,并希望2015年整體收入最少達1500億元。集團六大板塊中,新產業板塊增長最快,2010年收入100億元,預計2012年將達200億元,2015年將達300億元。
南車株機公司宣傳部: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2012年200億、2015年400億的戰略目標。
季曉康:從銷售規模來看,我們處于全球第二的位置,(第一是德國康迪泰克),未來經過2~3年發展希望可以做到全球第一。2010年營業利潤2億元,希望在未來幾年達到5億元、10億元。
謝紀龍:根據中國北車在2008年股改時設立的“三步走”規劃,到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700億元。在“十二五”期間,要實現到2015年銷售收入1400億元以上的目標。
“十二五”期間,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和部署如何?
中國南車董事長趙小剛(2010年10月曾對媒體透露):當前集團手頭訂單金額近千億元,海外市場占比約8%,希望在2015年海外收入占總收入約兩成。
南車株機公司宣傳部:近3年來,已獲中東、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新加坡、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的11個項目訂單。截至目前,公司累計獲得出口訂單80多億元。
季曉康:公司一直注重培育海外市場,是包括龐巴迪、GE、阿爾斯通等國際鐵路巨頭在彈性元件領域內多年的合作伙伴。
謝紀龍:2010年,中國北車獲得300多億元訂單,其中國際市場占到10%,未來將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 (記者 張璐晶 曹昌)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