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核心提示
當波蘭琥珀的神秘柔光在河南博物院遇見洛陽唐三彩的盛唐風華,當中歐班列的汽笛聲回蕩在波蘭華沙與鄭州的鐵路線上,當農業博覽會的洽談邁向跨國企業本土化運營,一場始于文明共鳴、成于務實合作的“雙向奔赴”正在歐亞大陸兩端生動演繹。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引領下,河南與波蘭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今天,本報特別推出豫波合作專題報道,解碼這段跨越山水的友誼。
中歐班列 打通經貿往來“快車道”
9月7日,繁忙的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波蘭作為中歐班列歐洲核心樞紐,與鄭州合作緊密。我國有90%的中歐班列抵達或過境波蘭,助力鄭州構建起輻射40多國的高水平內陸開放網絡。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北晨
“首列從華沙直發中國的貨運列車已經啟程。”波蘭當地時間9月8日上午,本報波蘭前方報道組發布了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
當天,河南中豫國際港務集團與波蘭國家鐵路貨運連接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時,一列中歐班列(華沙—鄭州)滿載貨物,一路向東直奔中原腹地河南,讓豫波合作紐帶愈發緊密,協同提升中波歐多式聯運通道效能進入新階段。
作為中歐班列進出歐洲的重要門戶,波蘭在亞歐物流網絡中占據關鍵地位。數據顯示,我國90%的中歐班列抵達或過境波蘭,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與河南打造高水平內陸開放高地的戰略定位高度契合。
自2021年首趟從波蘭卡托維茲直達鄭州的中歐班列開通以來,波蘭的奶酪、火腿等特色產品不斷走進河南百姓的生活,河南優質商品也借班列之力打開歐洲市場,目前雙方貿易合作已覆蓋汽車、食品、電力、鋁材等多個領域。此外,依托波蘭24小時覆蓋90%歐洲國家的物流優勢,河南企業在波投資成果豐碩,有效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促進了就業,并據此持續擴大對歐業務布局。
中歐班列(華沙—鄭州)的正式開行,也標志著豫波合作邁入“雙樞紐”發展新階段。
波蘭國家鐵路貨運連接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彼得·薩德扎表示,列車搭載的果汁、奶制品、巧克力等波蘭高品質商品,在中國市場廣受歡迎,不僅能豐富兩國貿易品類,更將推動雙方依托華沙—鄭州線路拓展更廣闊的鐵路網絡,進一步加強經貿物流合作。
“中歐班列(華沙—鄭州)的成功開行,是中歐班列發展的新突破,更是豫波深化合作的里程碑。未來雙方將以鄭州、華沙‘雙樞紐’為支點,為兩國經貿發展注入新動能,為民眾美好生活增添新福祉。”河南中豫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金雷表示。
“獨行快,眾行遠”。從鐵路聯運的協同推進,到經貿產業的深度融合,再到人文交流的溫暖互動,河南與波蘭正以跨越山海“雙向奔赴”的姿態,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小小鋁罐串起亞歐供應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康亞飛
9月10日,一輛輛滿載鋁卷的貨車,正從河南鞏義開往山東青島港。十幾個小時后,這批印著“中孚實業”標識的高精鋁材將搭乘貨輪駛向波蘭格但斯克港,在當地經過加工后制成易拉罐,最終產品將會出現在歐洲多家超市的貨架上。
這條橫跨亞歐的供應鏈,已成為豫波合作不斷走實走深的生動見證。
當天,在位于鞏義市的河南中孚高精鋁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對另一批即將裝箱的鋁卷做最后檢測。
“每批運往波蘭的鋁材都要經過至少6道質檢程序,產品斷罐率可控制在10ppm(百萬分之十)左右,遠低于歐洲廠商40ppm的平均水平。”該公司總經理周慶波介紹,“質量是打開歐洲市場的金鑰匙。我們憑借領先海內外的減薄技術,將鋁板厚度壓減至0.230mm左右,在提升材料性能的同時,也為客戶節約了成本。”
2016年冬天,發往波蘭工廠的首柜試訂單發出的情景讓周慶波記憶猶新。那一天,工人們特意在集裝箱上系了紅綢帶,目送它緩緩駛出廠區。周慶波笑著說:“那場景就像送學子赴考,既自豪又忐忑。”
令他欣慰的是,產品抵達波蘭布熱斯克合作工廠后,很快通過了嚴格檢測。波方技術總監在郵件中評價:“材料性能完全超出預期,期待長期合作。”這份認可,正式按下雙方合作的“快進鍵”。
如今,每月都有多個集裝箱的中孚鋁材穩定發往波蘭,年訂單量從2017年的1000余噸穩步增長到2024年的6萬噸。
“合作中最令人欣慰的不是訂單量的增長,而是在持續共贏中構建起的信任與默契。”周慶波說,通過深度對接,中孚與波方共同優化生產工藝,實現了從“供貨”到“協同”的跨越。
自雙方合作至今,河南中孚高精鋁材有限公司已成為波蘭市場穩定的罐料供應商之一。連點至線,這條跨越亞歐的供應鏈,不僅貫通了兩地產業合作,也映照著豫波合作正在邁向更廣領域、更高水平。
波蘭客戶點贊優質供應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海濤 通訊員 張宏怡
近日,一艘位于青島港的貨輪鳴笛出發,60天后,由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生產的優質工業絲、簾子布將隨同貨輪一起抵達波蘭格但斯克港,為當地產業發展注入“中國動能”。
近年來,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堅持“東引西進出海”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對外經貿合作,推動“產品出海”向“產能出海”“品牌出海”轉變。
該集團作為全球規模領先的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生產基地,生產的“神馬”牌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切片、己二酸等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集團還與百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及跨國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更是米其林、固特異、普利司通等世界著名輪胎企業的全球供應商。
在波蘭市場,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精準對接當地產業需求,以優質產品打開合作局面。目前針對普利司通、米其林波蘭工廠高端輪胎生產需求,該集團供應的尼龍66簾子布,憑借穩定的品質與交付及時率,連續多年獲得客戶“優質供應商”評價。
“我們的產品從原料配方到生產工藝,都嚴格匹配歐洲企業的高端標準,這是長期合作的基礎。”9月11日,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兵對記者說。
不僅如此,集團還將合作延伸至精細化工領域,為歐洲知名企業科提斯公司的波蘭子公司提供己二酸。
“我們的高品質己二酸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能直接滿足用戶的高端生產需求。”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歐洲公司負責人王偉說,通過與科提斯公司的合作,集團的精細化工產品成功進入歐洲高端制造供應鏈,為后續拓展更多細分市場奠定了基礎。
在持續拓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傳統貿易的同時,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還積極探索本土化運營,2022年11月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注冊成立歐洲公司,并在波蘭設立兩個保稅倉庫,打造歐洲本土化的物流和倉儲服務中心。
“以前歐洲客戶從中國采購產品,不僅要等待漫長的海運周期,還需應對復雜的清關流程,現在依托波蘭保稅倉庫,我們能實現現貨快速調配,極大縮短了供貨周期。”王兵介紹,這兩個保稅倉庫為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客戶提供了高效穩定的倉儲配送服務,成為集團鏈接歐洲市場的中轉站。
下一步,集團將繼續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指引,深化與波蘭及歐洲企業的合作,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產業鏈協同等方面探索更多可能性,讓“平煤神馬制造”在國際舞臺上綻放更多光彩。
協同育才 鄉村振興注入“國際智慧”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雪婧
調研、設計、改造……9月10日,河南農業大學2023級研究生劉航哲正在忙著進行新安縣櫻桃農業遺產的景觀改造,這一項目剛剛獲得第五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河南賽區三等獎。
作為河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第一批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專項聯合培養碩士,劉航哲在波蘭完成1年聯合培養后,回到河南,加入新安縣鄉村振興先導區規劃設計項目,將在波蘭所學轉化為服務家鄉鄉村振興的實踐力量。
而在河南農業大學校園里,學生刁云翔、豐晨芳作為第三批聯合培養碩士,正整裝待發,將于本月底前往波蘭開啟專業學習。
一幕幕場景,正是豫波跨越國界人才培養的縮影。
2022年10月,河南農業大學獲批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專項資助單位,由該校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申報的《中原地區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的應用型卓越人才聯合培養專項》獲得資助,是全國高校中獲得批準立項的12個項目之一,旨在培養能夠統籌規劃鄉村人居環境,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文化景觀的應用型卓越人才,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為何“牽手”波蘭?
“2019年就開始和波蘭高校合作,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領域合作機制成熟。”河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規劃系副主任李華威介紹,鄉村振興不僅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更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議題。而波蘭作為歐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國家,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注重鄉村發展,實施“農村振興計劃”,在鄉村規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當地的波茲南生命科學大學在農業、環境工程、生態與景觀設計等學科領域具有較強實力,雙方合作既能讓河南學子汲取國際經驗,又能推動中外智慧融合,為中原鄉村發展提供新路徑。
根據計劃,該學院與波茲南生命科學大學展開核心合作,向該校派遣聯合培養碩士、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和訪問學者。截至目前,已累計培養30余名聯合碩士,部分成果已應用于國內鄉村振興實踐,未來計劃拓展至農業技術轉移、文化景觀保護等領域。
“雙方將共建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等,優勢互補,共同解決河南鄉村振興中遇到的問題,為鄉村振興戰略培養更多具備全球視野與本土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讓豫波合作之花在中原鄉村振興的沃土上持續綻放。”李華威說。
合作十一年 少見也相親
洛陽市今豐辦公家具有限公司的配套工廠通過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使產量進一步提升。受訪者供圖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歌
11年的貿易合作,卻只見過兩次面。這個故事發生在洛陽一家企業的身上。
9月10日傍晚,在洛陽市洛龍區龐村鎮,洛陽市今豐辦公家具有限公司的配套工廠內自動化生產線繁忙且有序;發貨區里2000多箱即將發往波蘭的鋼制家具已打包完畢,靜待裝車。“這批家具將通過海鐵直運發到波蘭客戶DIABLO的手中。”該公司副總經理郜英迪告訴記者。
今豐家具是一家鋼制辦公家具出口企業,其產品遠銷歐洲、東南亞等地區。超八成的海外客戶是該企業的長期貿易伙伴,而波蘭的DIABLO則與今豐家具攜手邁入了合作的第11個年頭。
每每說起和波蘭客戶的情誼,郜英迪總是感慨萬千。時間回溯到2014年,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上,一位20多歲的波蘭年輕人——DIABLO的創始人,走進了今豐家具的展位。幾句交流后,他對產品表現出濃厚興趣,隨即便前往洛陽的工廠實地考察。
“他當時很年輕,但眼光獨到、做事果斷。第一批訂單他們下了200多個柜子,數量不多但銷量很好。”郜英迪告訴記者,這位波蘭客戶對質量要求極高,今豐家具則追求產品的新與質,雙方之間的合作是一場雙向奔赴。
在今豐家具的產品展示區,陳列著專為歐洲市場設計的辦公柜、更衣柜,也見證著這段跨國貿易情緣。據了解,為了滿足歐洲國家的相關標準,今豐家具申請了超50項的國內外專利,并在歐洲和美國注冊了商標。如今,DIABLO公司在歐洲市場銷售的鋼制辦公家具,大多由今豐家具自主設計并生產,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去年,今豐家具赴德國參展,特意繞道波蘭拜訪這位久未謀面的“老熟人”,這也是自2014年的那次工廠初訪后,雙方的第二次面對面交流。這位波蘭的客戶已經從年輕的創業者成長為成熟的企業家,而今豐家具也從幾十人的小廠發展為700多人的規模企業。
從最初的200多個柜子到現在每月千余箱的發貨量,11年里,兩家企業彼此見證成長,卻僅有兩面之緣,過硬的產品和守信是連接雙方牢固的橋梁。“第二次見面,也開啟了今豐家具和波蘭客戶的下一個11年合作。”郜英迪說。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核心提示
當波蘭琥珀的神秘柔光在河南博物院遇見洛陽唐三彩的盛唐風華,當中歐班列的汽笛聲回蕩在波蘭華沙與鄭州的鐵路線上,當農業博覽會的洽談邁向跨國企業本土化運營,一場始于文明共鳴、成于務實合作的“雙向奔赴”正在歐亞大陸兩端生動演繹。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引領下,河南與波蘭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今天,本報特別推出豫波合作專題報道,解碼這段跨越山水的友誼。
中歐班列 打通經貿往來“快車道”
9月7日,繁忙的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波蘭作為中歐班列歐洲核心樞紐,與鄭州合作緊密。我國有90%的中歐班列抵達或過境波蘭,助力鄭州構建起輻射40多國的高水平內陸開放網絡。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攝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北晨
“首列從華沙直發中國的貨運列車已經啟程。”波蘭當地時間9月8日上午,本報波蘭前方報道組發布了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
當天,河南中豫國際港務集團與波蘭國家鐵路貨運連接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時,一列中歐班列(華沙—鄭州)滿載貨物,一路向東直奔中原腹地河南,讓豫波合作紐帶愈發緊密,協同提升中波歐多式聯運通道效能進入新階段。
作為中歐班列進出歐洲的重要門戶,波蘭在亞歐物流網絡中占據關鍵地位。數據顯示,我國90%的中歐班列抵達或過境波蘭,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與河南打造高水平內陸開放高地的戰略定位高度契合。
自2021年首趟從波蘭卡托維茲直達鄭州的中歐班列開通以來,波蘭的奶酪、火腿等特色產品不斷走進河南百姓的生活,河南優質商品也借班列之力打開歐洲市場,目前雙方貿易合作已覆蓋汽車、食品、電力、鋁材等多個領域。此外,依托波蘭24小時覆蓋90%歐洲國家的物流優勢,河南企業在波投資成果豐碩,有效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促進了就業,并據此持續擴大對歐業務布局。
中歐班列(華沙—鄭州)的正式開行,也標志著豫波合作邁入“雙樞紐”發展新階段。
波蘭國家鐵路貨運連接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彼得·薩德扎表示,列車搭載的果汁、奶制品、巧克力等波蘭高品質商品,在中國市場廣受歡迎,不僅能豐富兩國貿易品類,更將推動雙方依托華沙—鄭州線路拓展更廣闊的鐵路網絡,進一步加強經貿物流合作。
“中歐班列(華沙—鄭州)的成功開行,是中歐班列發展的新突破,更是豫波深化合作的里程碑。未來雙方將以鄭州、華沙‘雙樞紐’為支點,為兩國經貿發展注入新動能,為民眾美好生活增添新福祉。”河南中豫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金雷表示。
“獨行快,眾行遠”。從鐵路聯運的協同推進,到經貿產業的深度融合,再到人文交流的溫暖互動,河南與波蘭正以跨越山海“雙向奔赴”的姿態,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小小鋁罐串起亞歐供應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康亞飛
9月10日,一輛輛滿載鋁卷的貨車,正從河南鞏義開往山東青島港。十幾個小時后,這批印著“中孚實業”標識的高精鋁材將搭乘貨輪駛向波蘭格但斯克港,在當地經過加工后制成易拉罐,最終產品將會出現在歐洲多家超市的貨架上。
這條橫跨亞歐的供應鏈,已成為豫波合作不斷走實走深的生動見證。
當天,在位于鞏義市的河南中孚高精鋁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對另一批即將裝箱的鋁卷做最后檢測。
“每批運往波蘭的鋁材都要經過至少6道質檢程序,產品斷罐率可控制在10ppm(百萬分之十)左右,遠低于歐洲廠商40ppm的平均水平。”該公司總經理周慶波介紹,“質量是打開歐洲市場的金鑰匙。我們憑借領先海內外的減薄技術,將鋁板厚度壓減至0.230mm左右,在提升材料性能的同時,也為客戶節約了成本。”
2016年冬天,發往波蘭工廠的首柜試訂單發出的情景讓周慶波記憶猶新。那一天,工人們特意在集裝箱上系了紅綢帶,目送它緩緩駛出廠區。周慶波笑著說:“那場景就像送學子赴考,既自豪又忐忑。”
令他欣慰的是,產品抵達波蘭布熱斯克合作工廠后,很快通過了嚴格檢測。波方技術總監在郵件中評價:“材料性能完全超出預期,期待長期合作。”這份認可,正式按下雙方合作的“快進鍵”。
如今,每月都有多個集裝箱的中孚鋁材穩定發往波蘭,年訂單量從2017年的1000余噸穩步增長到2024年的6萬噸。
“合作中最令人欣慰的不是訂單量的增長,而是在持續共贏中構建起的信任與默契。”周慶波說,通過深度對接,中孚與波方共同優化生產工藝,實現了從“供貨”到“協同”的跨越。
自雙方合作至今,河南中孚高精鋁材有限公司已成為波蘭市場穩定的罐料供應商之一。連點至線,這條跨越亞歐的供應鏈,不僅貫通了兩地產業合作,也映照著豫波合作正在邁向更廣領域、更高水平。
波蘭客戶點贊優質供應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海濤 通訊員 張宏怡
近日,一艘位于青島港的貨輪鳴笛出發,60天后,由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生產的優質工業絲、簾子布將隨同貨輪一起抵達波蘭格但斯克港,為當地產業發展注入“中國動能”。
近年來,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堅持“東引西進出海”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對外經貿合作,推動“產品出海”向“產能出海”“品牌出海”轉變。
該集團作為全球規模領先的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生產基地,生產的“神馬”牌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切片、己二酸等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集團還與百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及跨國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更是米其林、固特異、普利司通等世界著名輪胎企業的全球供應商。
在波蘭市場,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精準對接當地產業需求,以優質產品打開合作局面。目前針對普利司通、米其林波蘭工廠高端輪胎生產需求,該集團供應的尼龍66簾子布,憑借穩定的品質與交付及時率,連續多年獲得客戶“優質供應商”評價。
“我們的產品從原料配方到生產工藝,都嚴格匹配歐洲企業的高端標準,這是長期合作的基礎。”9月11日,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兵對記者說。
不僅如此,集團還將合作延伸至精細化工領域,為歐洲知名企業科提斯公司的波蘭子公司提供己二酸。
“我們的高品質己二酸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能直接滿足用戶的高端生產需求。”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歐洲公司負責人王偉說,通過與科提斯公司的合作,集團的精細化工產品成功進入歐洲高端制造供應鏈,為后續拓展更多細分市場奠定了基礎。
在持續拓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傳統貿易的同時,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還積極探索本土化運營,2022年11月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注冊成立歐洲公司,并在波蘭設立兩個保稅倉庫,打造歐洲本土化的物流和倉儲服務中心。
“以前歐洲客戶從中國采購產品,不僅要等待漫長的海運周期,還需應對復雜的清關流程,現在依托波蘭保稅倉庫,我們能實現現貨快速調配,極大縮短了供貨周期。”王兵介紹,這兩個保稅倉庫為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客戶提供了高效穩定的倉儲配送服務,成為集團鏈接歐洲市場的中轉站。
下一步,集團將繼續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指引,深化與波蘭及歐洲企業的合作,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產業鏈協同等方面探索更多可能性,讓“平煤神馬制造”在國際舞臺上綻放更多光彩。
協同育才 鄉村振興注入“國際智慧”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樊雪婧
調研、設計、改造……9月10日,河南農業大學2023級研究生劉航哲正在忙著進行新安縣櫻桃農業遺產的景觀改造,這一項目剛剛獲得第五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河南賽區三等獎。
作為河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第一批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專項聯合培養碩士,劉航哲在波蘭完成1年聯合培養后,回到河南,加入新安縣鄉村振興先導區規劃設計項目,將在波蘭所學轉化為服務家鄉鄉村振興的實踐力量。
而在河南農業大學校園里,學生刁云翔、豐晨芳作為第三批聯合培養碩士,正整裝待發,將于本月底前往波蘭開啟專業學習。
一幕幕場景,正是豫波跨越國界人才培養的縮影。
2022年10月,河南農業大學獲批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專項資助單位,由該校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申報的《中原地區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的應用型卓越人才聯合培養專項》獲得資助,是全國高校中獲得批準立項的12個項目之一,旨在培養能夠統籌規劃鄉村人居環境,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文化景觀的應用型卓越人才,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為何“牽手”波蘭?
“2019年就開始和波蘭高校合作,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領域合作機制成熟。”河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規劃系副主任李華威介紹,鄉村振興不僅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更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議題。而波蘭作為歐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國家,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注重鄉村發展,實施“農村振興計劃”,在鄉村規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當地的波茲南生命科學大學在農業、環境工程、生態與景觀設計等學科領域具有較強實力,雙方合作既能讓河南學子汲取國際經驗,又能推動中外智慧融合,為中原鄉村發展提供新路徑。
根據計劃,該學院與波茲南生命科學大學展開核心合作,向該校派遣聯合培養碩士、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和訪問學者。截至目前,已累計培養30余名聯合碩士,部分成果已應用于國內鄉村振興實踐,未來計劃拓展至農業技術轉移、文化景觀保護等領域。
“雙方將共建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等,優勢互補,共同解決河南鄉村振興中遇到的問題,為鄉村振興戰略培養更多具備全球視野與本土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讓豫波合作之花在中原鄉村振興的沃土上持續綻放。”李華威說。
合作十一年 少見也相親
洛陽市今豐辦公家具有限公司的配套工廠通過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使產量進一步提升。受訪者供圖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歌
11年的貿易合作,卻只見過兩次面。這個故事發生在洛陽一家企業的身上。
9月10日傍晚,在洛陽市洛龍區龐村鎮,洛陽市今豐辦公家具有限公司的配套工廠內自動化生產線繁忙且有序;發貨區里2000多箱即將發往波蘭的鋼制家具已打包完畢,靜待裝車。“這批家具將通過海鐵直運發到波蘭客戶DIABLO的手中。”該公司副總經理郜英迪告訴記者。
今豐家具是一家鋼制辦公家具出口企業,其產品遠銷歐洲、東南亞等地區。超八成的海外客戶是該企業的長期貿易伙伴,而波蘭的DIABLO則與今豐家具攜手邁入了合作的第11個年頭。
每每說起和波蘭客戶的情誼,郜英迪總是感慨萬千。時間回溯到2014年,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上,一位20多歲的波蘭年輕人——DIABLO的創始人,走進了今豐家具的展位。幾句交流后,他對產品表現出濃厚興趣,隨即便前往洛陽的工廠實地考察。
“他當時很年輕,但眼光獨到、做事果斷。第一批訂單他們下了200多個柜子,數量不多但銷量很好。”郜英迪告訴記者,這位波蘭客戶對質量要求極高,今豐家具則追求產品的新與質,雙方之間的合作是一場雙向奔赴。
在今豐家具的產品展示區,陳列著專為歐洲市場設計的辦公柜、更衣柜,也見證著這段跨國貿易情緣。據了解,為了滿足歐洲國家的相關標準,今豐家具申請了超50項的國內外專利,并在歐洲和美國注冊了商標。如今,DIABLO公司在歐洲市場銷售的鋼制辦公家具,大多由今豐家具自主設計并生產,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去年,今豐家具赴德國參展,特意繞道波蘭拜訪這位久未謀面的“老熟人”,這也是自2014年的那次工廠初訪后,雙方的第二次面對面交流。這位波蘭的客戶已經從年輕的創業者成長為成熟的企業家,而今豐家具也從幾十人的小廠發展為700多人的規模企業。
從最初的200多個柜子到現在每月千余箱的發貨量,11年里,兩家企業彼此見證成長,卻僅有兩面之緣,過硬的產品和守信是連接雙方牢固的橋梁。“第二次見面,也開啟了今豐家具和波蘭客戶的下一個11年合作。”郜英迪說。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