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點擊視頻,一起找尋80年前的抗戰記憶)
豫北平原,晨曦微露
河南南樂縣張莊集村,一座六角碑亭靜靜矗立
六個亭角,猶如六只相握的手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
一場行走的紅色思政課在此進行
學生聚在“武聯防”紀念碑前
感知六個村莊生死與共的抗戰經歷
1942年,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
南樂縣地處平原,無險可守
敵人頻繁“掃蕩”,百姓苦不堪言
張莊集、李家村、閻村
杜家村、武家村、樊村
危難時刻,六個村莊挺身而出
組成了“武裝抗日聯防區”
“不納一粒糧、不交一文錢、不出一個夫”
六個村莊立下錚錚誓言
“敵人來了,六個村一起打!”
“你村被圍,我們村來支援!”
抗戰救國的民心,凝聚成這堵銅墻鐵壁
新時代的今天,抗戰勝利走過80周年
這段抗戰傳奇,后人并未將其遺忘:
79歲的杜懷恩,是這段歷史的“守護者”
他的家,曾是武工隊的秘密聯絡點
1967年起,他便開始走訪親歷者
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寫下10萬字文稿
記下了武聯防的地理位置和當時形勢圖
“不能讓英雄被遺忘”
老人顫抖的手,抖動一頁頁手稿
里面有一個個鮮活的名字:
杜世恩與敵人貼身肉搏,
負傷后落下終身殘疾;
杜世美一家照料傷員,
傷員結婚生子后請其為孩子起名
……
如今,當地建起“武聯防”陳列館
讓“武聯防”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昔日抗戰堡壘,今日治理樣板
一個“五聯工作法”正在展開:
問題聯治是基礎,多方協作摸清底數建臺賬
警民聯動是關鍵,整合力量構建防控網絡
矛盾聯調是手段,多元參與化解矛盾糾紛
信息聯通是紐帶,實現情報共享與形勢研判
治安聯防是保障,形成無縫銜接的防控格局
“走在先輩們戰斗過的地方,
仿佛看到了英勇抗敵的身影。
我懂得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也感到了國家強盛的無比自豪!
看完九三閱兵,當地一位中學生激動地說
六角碑亭,歷史見證
昔日并肩御敵,聯防鑄成鐵壁
今朝盛世如愿,共同謀求發展
80年前的“武聯防”,精神并未遠去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點擊視頻,一起找尋80年前的抗戰記憶)
豫北平原,晨曦微露
河南南樂縣張莊集村,一座六角碑亭靜靜矗立
六個亭角,猶如六只相握的手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
一場行走的紅色思政課在此進行
學生聚在“武聯防”紀念碑前
感知六個村莊生死與共的抗戰經歷
1942年,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
南樂縣地處平原,無險可守
敵人頻繁“掃蕩”,百姓苦不堪言
張莊集、李家村、閻村
杜家村、武家村、樊村
危難時刻,六個村莊挺身而出
組成了“武裝抗日聯防區”
“不納一粒糧、不交一文錢、不出一個夫”
六個村莊立下錚錚誓言
“敵人來了,六個村一起打!”
“你村被圍,我們村來支援!”
抗戰救國的民心,凝聚成這堵銅墻鐵壁
新時代的今天,抗戰勝利走過80周年
這段抗戰傳奇,后人并未將其遺忘:
79歲的杜懷恩,是這段歷史的“守護者”
他的家,曾是武工隊的秘密聯絡點
1967年起,他便開始走訪親歷者
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寫下10萬字文稿
記下了武聯防的地理位置和當時形勢圖
“不能讓英雄被遺忘”
老人顫抖的手,抖動一頁頁手稿
里面有一個個鮮活的名字:
杜世恩與敵人貼身肉搏,
負傷后落下終身殘疾;
杜世美一家照料傷員,
傷員結婚生子后請其為孩子起名
……
如今,當地建起“武聯防”陳列館
讓“武聯防”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昔日抗戰堡壘,今日治理樣板
一個“五聯工作法”正在展開:
問題聯治是基礎,多方協作摸清底數建臺賬
警民聯動是關鍵,整合力量構建防控網絡
矛盾聯調是手段,多元參與化解矛盾糾紛
信息聯通是紐帶,實現情報共享與形勢研判
治安聯防是保障,形成無縫銜接的防控格局
“走在先輩們戰斗過的地方,
仿佛看到了英勇抗敵的身影。
我懂得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也感到了國家強盛的無比自豪。”
看完九三閱兵,當地一位中學生激動地說
六角碑亭,歷史見證
昔日并肩御敵,聯防鑄成鐵壁
今朝盛世如愿,共同謀求發展
80年前的“武聯防”,精神并未遠去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