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大河網訊 每年公開發布“揭榜掛帥”項目榜單100項以上;單個項目支持額度原則上不低于1000萬元;對新建的中原學者工作站一次性給予20萬元資金支持……
近日,省政府印發《河南省支持企業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聚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從技術攻關、企業培育、平臺建設、服務保障等多方面,提出20條“真金白銀”支持舉措。
省政府網站截圖。
【研發】聚焦關鍵技術,單個項目獎補不低于1000萬元
立式五軸車銑復合機床多項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實現進口替代;成功研制開發出大尺寸金剛石光學/散熱材料,建成了產業化生產線……近些年,聚焦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攻關,我省取得多項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成果。
據省科技廳公布的數據,去年我省獲批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7項,啟動實施22項省重大科技專項、243項省重點研發專項。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政策措施》聚焦企業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和企業科技創新的迫切需求,對現行惠企科技政策進行了梳理、優化、提升、擴面。其內容設置涵蓋了激發企業內生創新活力、促進科技型企業量質齊升、補足企業創新資源與人才缺口、支持科研成果轉化、強化政策支持和創新服務等方面,全方位為企業創新護航。
《政策措施》將突破關鍵共性技術作為核心目標,推出“揭榜掛帥”機制破解產業技術瓶頸。其中提到,每年公開發布“揭榜掛帥”項目榜單100項以上,力爭突破重點產業鏈群關鍵核心技術200項以上,單個項目支持額度原則上不低于1000萬元。
同時,對企業承擔的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給予階梯式獎補:對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企業,按國家撥付經費的3%~5%進行獎補,單個項目獎補不超過60萬元,每家企業年度獎補不超過500萬元;對承擔省級科技項目的企業,重大科技專項單個項目省財政資金支持額度原則上不低于1000萬元,單個重點研發專項不低于100萬元,單個科技攻關項目10萬元。
【梯隊】構建“分層培育+精準激勵”的成長體系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企業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
在鄭州市金水區,河南飆風信息科技公司通過無人機低空巡檢與智能算法融合,為城市治理提供創新方案,這正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的縮影。在鄭州市高新區,一家名為漢威科技的高科技企業從傳感器這一細分領域起步,憑借創新技術與市場拓展,成功將“小傳感器”打造成上億元的“大生意”,并長期穩居國內氣體傳感器市場占有率榜首,成為傳感器行業的佼佼者。
由河南飆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網格化無人機平臺。
為壯大創新型企業隊伍,《政策措施》圍繞“培育—孵化—升級”全鏈條,構建梯次分明的創新型企業群體。對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且年研發投入100萬元以上的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資金支持。對省級以上孵化載體實施獎補政策,每年給予不超過200萬元資金支持。
在研發投入激勵上,《政策措施》打出“全覆蓋+重點扶”組合拳: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明確營收1億元以上企業建研發機構、100億元以上企業成科技領軍企業的階梯目標;對研發經費投入500萬元以上且占比高、增速快的企業,分檔給予10萬~100萬元一次性資金支持;對研發經費投入前200強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行跟蹤服務,集中項目、平臺、人才等相關資源進行支持。
“《政策措施》分層分類政策精準支持企業科技創新,通過資金直補、資源整合等方式,加速技術轉化效率,助力企業梯度成長。”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邱靜說。
【保障】全鏈條服務保障,打通創新“最后一公里”
從人才引育到成果轉化,從金融支持到環境優化,《政策措施》構建全鏈條服務網絡,破解創新 “落地難”。
人才方面,《政策措施》提出,對入選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的企業負責人,給予100萬元資金支持;對入選中原學者、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企業科研人員,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補助。引導科技人才向企業一線有序流動,省財政資金將投入1.5億元左右,在2027年前選派不低于3000名(次)“科技副總”服務企業創新。
“此外,在支持科研成果轉化、強化科技金融服務、優化創新環境等方面,新政策舉措也給出了一系列切實支持。”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河南愛彼愛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全球最早為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提供防火絕熱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
如何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政策措施》提出,企業購買先進技術成果在豫轉化的,按技術交易額分檔獎補,每年最高100萬元;建設省概念驗證中心和省中試基地,按成果轉化收入等績效每年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科技金融服務持續升級。保險機構開發研發攻關、成果轉化等科技保險產品,給予參保科技企業30%的保費補貼,每年不超過20萬元。銀行推出研發貸、人才貸等專屬產品,推動科技型企業上市培育。同時,支持企業使用共享的大型科研設施、儀器,通過科技創新券對使用企業給予30%的補助,每年最高50萬元。
“《政策措施》通過科技保險補貼分散研發不確定性風險,擴大信貸供給規模緩解輕資產企業融資難問題,同時打通科創板、新三板、港交所三級資本市場通道,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邱靜說,這些措施系統性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瓶頸,優化了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資金鏈。
【發展】創新驅動未來,激活發展新動能
“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說,通過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就能以鏈式布局激活“聚變效應”,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優勢。
許昌安彩新能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機器換人”“設備換芯”,讓智能制造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政策措施》通過關鍵技術攻關、企業梯度培育、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服務保障等方面,重構區域創新系統的激勵機制與風險分擔結構,將顯著增強河南省科技型企業核心競爭力。”邱靜分析說,一是優化創新生態,通過完善“企業+行業+院校”“三三制”決策機制,提升政策供給與企業需求的適配性;二是構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梯度化企業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覆蓋企業從技術驗證到產業化的完整演進路徑;三是加速產業技術范式轉型,通過“揭榜掛帥”與創新聯合體等機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完善決策機制,吸納更多科技型骨干企業專家參與創新管理等,努力實現從“找服務”到“送服務”的轉變。著重通過制度創新、生態培育、要素協同,打破“科技—產業”之間的壁壘,形成“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反哺創新突破”的良性循環。(張家祺 部分圖片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大河網訊 每年公開發布“揭榜掛帥”項目榜單100項以上;單個項目支持額度原則上不低于1000萬元;對新建的中原學者工作站一次性給予20萬元資金支持……
近日,省政府印發《河南省支持企業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聚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從技術攻關、企業培育、平臺建設、服務保障等多方面,提出20條“真金白銀”支持舉措。
省政府網站截圖。
【研發】聚焦關鍵技術,單個項目獎補不低于1000萬元
立式五軸車銑復合機床多項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實現進口替代;成功研制開發出大尺寸金剛石光學/散熱材料,建成了產業化生產線……近些年,聚焦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攻關,我省取得多項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成果。
據省科技廳公布的數據,去年我省獲批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7項,啟動實施22項省重大科技專項、243項省重點研發專項。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政策措施》聚焦企業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和企業科技創新的迫切需求,對現行惠企科技政策進行了梳理、優化、提升、擴面。其內容設置涵蓋了激發企業內生創新活力、促進科技型企業量質齊升、補足企業創新資源與人才缺口、支持科研成果轉化、強化政策支持和創新服務等方面,全方位為企業創新護航。
《政策措施》將突破關鍵共性技術作為核心目標,推出“揭榜掛帥”機制破解產業技術瓶頸。其中提到,每年公開發布“揭榜掛帥”項目榜單100項以上,力爭突破重點產業鏈群關鍵核心技術200項以上,單個項目支持額度原則上不低于1000萬元。
同時,對企業承擔的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給予階梯式獎補:對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企業,按國家撥付經費的3%~5%進行獎補,單個項目獎補不超過60萬元,每家企業年度獎補不超過500萬元;對承擔省級科技項目的企業,重大科技專項單個項目省財政資金支持額度原則上不低于1000萬元,單個重點研發專項不低于100萬元,單個科技攻關項目10萬元。
【梯隊】構建“分層培育+精準激勵”的成長體系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企業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
在鄭州市金水區,河南飆風信息科技公司通過無人機低空巡檢與智能算法融合,為城市治理提供創新方案,這正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的縮影。在鄭州市高新區,一家名為漢威科技的高科技企業從傳感器這一細分領域起步,憑借創新技術與市場拓展,成功將“小傳感器”打造成上億元的“大生意”,并長期穩居國內氣體傳感器市場占有率榜首,成為傳感器行業的佼佼者。
由河南飆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網格化無人機平臺。
為壯大創新型企業隊伍,《政策措施》圍繞“培育—孵化—升級”全鏈條,構建梯次分明的創新型企業群體。對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且年研發投入100萬元以上的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資金支持。對省級以上孵化載體實施獎補政策,每年給予不超過200萬元資金支持。
在研發投入激勵上,《政策措施》打出“全覆蓋+重點扶”組合拳: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明確營收1億元以上企業建研發機構、100億元以上企業成科技領軍企業的階梯目標;對研發經費投入500萬元以上且占比高、增速快的企業,分檔給予10萬~100萬元一次性資金支持;對研發經費投入前200強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行跟蹤服務,集中項目、平臺、人才等相關資源進行支持。
“《政策措施》分層分類政策精準支持企業科技創新,通過資金直補、資源整合等方式,加速技術轉化效率,助力企業梯度成長。”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邱靜說。
【保障】全鏈條服務保障,打通創新“最后一公里”
從人才引育到成果轉化,從金融支持到環境優化,《政策措施》構建全鏈條服務網絡,破解創新 “落地難”。
人才方面,《政策措施》提出,對入選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的企業負責人,給予100萬元資金支持;對入選中原學者、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企業科研人員,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補助。引導科技人才向企業一線有序流動,省財政資金將投入1.5億元左右,在2027年前選派不低于3000名(次)“科技副總”服務企業創新。
“此外,在支持科研成果轉化、強化科技金融服務、優化創新環境等方面,新政策舉措也給出了一系列切實支持。”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河南愛彼愛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全球最早為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提供防火絕熱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
如何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政策措施》提出,企業購買先進技術成果在豫轉化的,按技術交易額分檔獎補,每年最高100萬元;建設省概念驗證中心和省中試基地,按成果轉化收入等績效每年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科技金融服務持續升級。保險機構開發研發攻關、成果轉化等科技保險產品,給予參保科技企業30%的保費補貼,每年不超過20萬元。銀行推出研發貸、人才貸等專屬產品,推動科技型企業上市培育。同時,支持企業使用共享的大型科研設施、儀器,通過科技創新券對使用企業給予30%的補助,每年最高50萬元。
“《政策措施》通過科技保險補貼分散研發不確定性風險,擴大信貸供給規模緩解輕資產企業融資難問題,同時打通科創板、新三板、港交所三級資本市場通道,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邱靜說,這些措施系統性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瓶頸,優化了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資金鏈。
【發展】創新驅動未來,激活發展新動能
“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說,通過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就能以鏈式布局激活“聚變效應”,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優勢。
許昌安彩新能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機器換人”“設備換芯”,讓智能制造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政策措施》通過關鍵技術攻關、企業梯度培育、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服務保障等方面,重構區域創新系統的激勵機制與風險分擔結構,將顯著增強河南省科技型企業核心競爭力。”邱靜分析說,一是優化創新生態,通過完善“企業+行業+院校”“三三制”決策機制,提升政策供給與企業需求的適配性;二是構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梯度化企業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覆蓋企業從技術驗證到產業化的完整演進路徑;三是加速產業技術范式轉型,通過“揭榜掛帥”與創新聯合體等機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完善決策機制,吸納更多科技型骨干企業專家參與創新管理等,努力實現從“找服務”到“送服務”的轉變。著重通過制度創新、生態培育、要素協同,打破“科技—產業”之間的壁壘,形成“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反哺創新突破”的良性循環。(張家祺 部分圖片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