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大河網訊 “城市大腦”實時監控城市運行狀況;群眾在指尖上“秒辦”政務事項;面對極端天氣,城市更有韌性更為安全……一座“會思考”“可感知”的智慧城市,可以帶來高質量的發展、高效能的治理和高品質的生活。
近日,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發布《河南省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打造3—5個國內一流的綜合型和特色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標桿。
基礎丨開展萬兆光網試點,夯實河南算力底座
建設智慧城市,需要夯實數字底座。
要建設數字底座,就離不開算力、網絡的提速升級。
網絡要向超高速、大容量、低延遲、智能化升級演進。萬兆光網,是下一代光網絡升級演進方向,帶寬網速遠高于現有網絡水平,網絡信號時延只有千兆光網的1/10,網絡可靠性能達到99.9999%……數據實現高效傳輸與處理,將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今年4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布萬兆光網試點入圍名單,建業天筑萬兆小區成為河南首個萬兆小區。今后,萬兆試點范圍將擴大。
《實施方案》提出,持續優化網絡基礎設施。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和千兆光網規模部署,加快5G-A商用,開展萬兆光網試點。
同時,持續擴容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帶寬,加快400G/800G高速光傳輸網絡部署,積極爭取在鄭州增設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
到2027年,全省5G基站達到27萬個,10G-PON及以上端口達到200萬個,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帶寬達到6000G。
河南算力“一核四極多點”布局。
算力基礎設施將進行前瞻布局。河南將構建以鄭州(含航空港區)為核心,洛陽、鶴壁、商丘、信陽為區域增長極,各省轄市多點配套發展的“一核四極多點”算力布局。
根據計劃,到2027年,力爭全省算力規模達到120E Flops,形成5個以上算力規模達到E級的大型算力中心。
治理丨建設基層治理綜合智慧平臺
夯實算力底座,打造“超強大腦”,將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城市綜合服務平臺,如APP、小程序等,是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載體,也是城市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的總入口。
鄭州市政府主辦的“鄭好辦”APP,是一個為市民提供政務服務、便民服務、智慧生活于一體的一站式城市綜合服務平臺!班嵑棉k”實名注冊用戶突破1900萬,平均日活近30萬人,匯集市本級及區縣2912項服務事項,支持48個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單位、16區縣(市),為市民提供優質、普惠的數字化政務服務。
“鄭好辦”APP首頁。
從“治理”到“智理”,各地正不斷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秾嵤┓桨浮诽岢,要完善基層數字治理體系,建設上下貫通、橫向互聯、條塊結合的一體化基層治理綜合智慧平臺,促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向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延伸,有效整合資源、系統融合機制,推動“多格合一、多員合一”,打造基層數字治理新模式。
城市更聰明、更智慧,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實施方案》提出,構建全域感知、數據融通、能力共享、業務協同的城市運行和治理智能中樞平臺。加快數字孿生城市典型應用探索,強化數據融通共享賦能,打造一批能落地、有實效、可推廣的典型場景。
提升丨建設基礎設施“生命線”,讓城市變得更有韌性
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概率增加,給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極大影響。
與此緊密相關的是,城市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疊加交織,自然災害、城市內澇等風險增加,對城市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謂城市韌性,是城市在逆變環境中承受、適應和迅速恢復的能力,即城市適應不確定事件的能力。
城市“智慧化”,也意味著城市安全韌性水平的提高。
鶴壁市綜合應急指揮系統。
《實施方案》提出,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對城市燃氣、橋梁、隧道、供水、排水、熱力、管廊等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統籌部署泛在韌性的城市智能感知終端,推動城市建設領域新建工程物聯感知設備與主體設備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
同時,加強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探索建設防災減災領域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整合應急、公安、消防、氣象、交通、城管等領域信息資源,實現城市整體安全運行“一圖統覽”“一網統管”。
根據計劃,河南將組織開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試點建設,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徑、新模式,打造一批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發展丨畫出“芯屏網端器”全產業生態圈
智慧城市,一在高效能治理,一在高質量發展。
通過梯次培育數字產業集群,達到高質量發展城市數字經濟的目標。
電子信息產業是航空港區一號戰略支撐產業。近些年來,航空港區持續引進龍頭企業,聚焦電子信息產業鏈的布局和發展。
目前,圍繞智能手機、服務器、VR/AR、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終端產品,拓展半導體、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關聯產業鏈,航空港區正構筑“芯屏網端器”全產業生態圈。
《實施方案》提出,實施梯次培育數字產業集群行動,推進中原科技城、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等園區建設,支持產業鏈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構建“芯屏網端器”全產業生態圈。
發展方向方面,河南要深化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區塊鏈發展先導區建設,加快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衛星及應用、未來網絡、量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實施方案》指出,到2027年,力爭全省數字經濟規模突破2.6萬億元。
場景丨數字賦能打造城市數字生活
導航景區、停車場、酒店,在線預約漢服租賃,查看景區實時人流量……作為融合公共服務、文旅消費與渠道運營于一體的綜合性移動平臺,“一碼游洛陽”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在增強游客體驗感、旅游便利度的同時,持續提升洛陽文旅的智慧化水平。
“一碼游洛陽”智慧旅游服務平臺。
數字賦能智慧旅游,為文旅產業注入新動能,實現全域提質升級。
《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強智慧文旅平臺建設,提升“一機游河南”服務功能,全方位整合歸集文旅數據資源,培育具有河南特色的文旅數據創新產品,打造個性文旅服務、特色文化產品等文旅新范式。發展數字文娛、數字創意、數字內容等新業態,拓展沉浸式博物館、數字演藝等新體驗新場景。
智慧城市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創造更安全、宜居、便捷的生活環境,從而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實施方案》提出,高品質打造城市數字生活。強化數字政務服務效能,不斷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廣度和深度,提升“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應用水平,加快覆蓋城市政務服務高頻事項。
同時,培育城市數字消費新場景。加強無人駕駛、低空經濟、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創新,開辟數字消費新領域新賽道。以社區為重點推進城市“數字更新”,圍繞群眾生活全領域、全流程,培育多元化、沉浸式數字消費場景,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構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商店等數字消費新地標。
省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結合我省各領域數字化發展實際,緊扣數據融通和開發利用主線,謀劃實施一系列務實管用、可感可及的工作任務,為下一步推進省級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試點建設、爭創國家全域數字化轉型標桿城市構筑了堅實基礎。
數字中國產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王學德表示,河南作為農業與經濟大省,具備建設智慧城市的獨特載體和基礎。經過多年發展,其智慧城市建設已邁入3.0階段,取得了顯著成果,并走在全國前列。
王學德指出,科技是智慧城市的核心驅動力,人才則是科技發展的內核。為此,河南需強化智慧城市科技投入,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并完善人才與科技獎勵政策,營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生態,構建強有力的智力支撐體系,從而加快推進河南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劉瑞朝 李連凡)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大河網訊 “城市大腦”實時監控城市運行狀況;群眾在指尖上“秒辦”政務事項;面對極端天氣,城市更有韌性更為安全……一座“會思考”“可感知”的智慧城市,可以帶來高質量的發展、高效能的治理和高品質的生活。
近日,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發布《河南省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打造3—5個國內一流的綜合型和特色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標桿。
基礎丨開展萬兆光網試點,夯實河南算力底座
建設智慧城市,需要夯實數字底座。
要建設數字底座,就離不開算力、網絡的提速升級。
網絡要向超高速、大容量、低延遲、智能化升級演進。萬兆光網,是下一代光網絡升級演進方向,帶寬網速遠高于現有網絡水平,網絡信號時延只有千兆光網的1/10,網絡可靠性能達到99.9999%……數據實現高效傳輸與處理,將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今年4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布萬兆光網試點入圍名單,建業天筑萬兆小區成為河南首個萬兆小區。今后,萬兆試點范圍將擴大。
《實施方案》提出,持續優化網絡基礎設施。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和千兆光網規模部署,加快5G-A商用,開展萬兆光網試點。
同時,持續擴容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帶寬,加快400G/800G高速光傳輸網絡部署,積極爭取在鄭州增設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
到2027年,全省5G基站達到27萬個,10G-PON及以上端口達到200萬個,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帶寬達到6000G。
河南算力“一核四極多點”布局。
算力基礎設施將進行前瞻布局。河南將構建以鄭州(含航空港區)為核心,洛陽、鶴壁、商丘、信陽為區域增長極,各省轄市多點配套發展的“一核四極多點”算力布局。
根據計劃,到2027年,力爭全省算力規模達到120E Flops,形成5個以上算力規模達到E級的大型算力中心。
治理丨建設基層治理綜合智慧平臺
夯實算力底座,打造“超強大腦”,將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城市綜合服務平臺,如APP、小程序等,是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載體,也是城市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的總入口。
鄭州市政府主辦的“鄭好辦”APP,是一個為市民提供政務服務、便民服務、智慧生活于一體的一站式城市綜合服務平臺!班嵑棉k”實名注冊用戶突破1900萬,平均日活近30萬人,匯集市本級及區縣2912項服務事項,支持48個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單位、16區縣(市),為市民提供優質、普惠的數字化政務服務。
“鄭好辦”APP首頁。
從“治理”到“智理”,各地正不斷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施方案》提出,要完善基層數字治理體系,建設上下貫通、橫向互聯、條塊結合的一體化基層治理綜合智慧平臺,促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向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延伸,有效整合資源、系統融合機制,推動“多格合一、多員合一”,打造基層數字治理新模式。
城市更聰明、更智慧,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秾嵤┓桨浮诽岢觯瑯嫿ㄈ蚋兄祿谕、能力共享、業務協同的城市運行和治理智能中樞平臺。加快數字孿生城市典型應用探索,強化數據融通共享賦能,打造一批能落地、有實效、可推廣的典型場景。
提升丨建設基礎設施“生命線”,讓城市變得更有韌性
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概率增加,給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極大影響。
與此緊密相關的是,城市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疊加交織,自然災害、城市內澇等風險增加,對城市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謂城市韌性,是城市在逆變環境中承受、適應和迅速恢復的能力,即城市適應不確定事件的能力。
城市“智慧化”,也意味著城市安全韌性水平的提高。
鶴壁市綜合應急指揮系統。
《實施方案》提出,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對城市燃氣、橋梁、隧道、供水、排水、熱力、管廊等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統籌部署泛在韌性的城市智能感知終端,推動城市建設領域新建工程物聯感知設備與主體設備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
同時,加強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探索建設防災減災領域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整合應急、公安、消防、氣象、交通、城管等領域信息資源,實現城市整體安全運行“一圖統覽”“一網統管”。
根據計劃,河南將組織開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試點建設,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徑、新模式,打造一批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發展丨畫出“芯屏網端器”全產業生態圈
智慧城市,一在高效能治理,一在高質量發展。
通過梯次培育數字產業集群,達到高質量發展城市數字經濟的目標。
電子信息產業是航空港區一號戰略支撐產業。近些年來,航空港區持續引進龍頭企業,聚焦電子信息產業鏈的布局和發展。
目前,圍繞智能手機、服務器、VR/AR、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終端產品,拓展半導體、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關聯產業鏈,航空港區正構筑“芯屏網端器”全產業生態圈。
《實施方案》提出,實施梯次培育數字產業集群行動,推進中原科技城、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等園區建設,支持產業鏈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構建“芯屏網端器”全產業生態圈。
發展方向方面,河南要深化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區塊鏈發展先導區建設,加快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衛星及應用、未來網絡、量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實施方案》指出,到2027年,力爭全省數字經濟規模突破2.6萬億元。
場景丨數字賦能打造城市數字生活
導航景區、停車場、酒店,在線預約漢服租賃,查看景區實時人流量……作為融合公共服務、文旅消費與渠道運營于一體的綜合性移動平臺,“一碼游洛陽”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在增強游客體驗感、旅游便利度的同時,持續提升洛陽文旅的智慧化水平。
“一碼游洛陽”智慧旅游服務平臺。
數字賦能智慧旅游,為文旅產業注入新動能,實現全域提質升級。
《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強智慧文旅平臺建設,提升“一機游河南”服務功能,全方位整合歸集文旅數據資源,培育具有河南特色的文旅數據創新產品,打造個性文旅服務、特色文化產品等文旅新范式。發展數字文娛、數字創意、數字內容等新業態,拓展沉浸式博物館、數字演藝等新體驗新場景。
智慧城市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創造更安全、宜居、便捷的生活環境,從而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實施方案》提出,高品質打造城市數字生活。強化數字政務服務效能,不斷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廣度和深度,提升“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應用水平,加快覆蓋城市政務服務高頻事項。
同時,培育城市數字消費新場景。加強無人駕駛、低空經濟、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創新,開辟數字消費新領域新賽道。以社區為重點推進城市“數字更新”,圍繞群眾生活全領域、全流程,培育多元化、沉浸式數字消費場景,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構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商店等數字消費新地標。
省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結合我省各領域數字化發展實際,緊扣數據融通和開發利用主線,謀劃實施一系列務實管用、可感可及的工作任務,為下一步推進省級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試點建設、爭創國家全域數字化轉型標桿城市構筑了堅實基礎。
數字中國產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王學德表示,河南作為農業與經濟大省,具備建設智慧城市的獨特載體和基礎。經過多年發展,其智慧城市建設已邁入3.0階段,取得了顯著成果,并走在全國前列。
王學德指出,科技是智慧城市的核心驅動力,人才則是科技發展的內核。為此,河南需強化智慧城市科技投入,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并完善人才與科技獎勵政策,營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生態,構建強有力的智力支撐體系,從而加快推進河南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劉瑞朝 李連凡)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