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91免费视频-麻豆91国语视频-麻豆91hd-麻豆91av-麻豆18在线播放-麻豆 一区 精品 在线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調研行② | 油城破“油”而出
更新時間:2025/7/16 11:40:39    來源:WX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習近平

1.png

  當秸稈織就霓裳,石油變身“塑料黃金”……曾經單色調的“石油城”實現了華麗轉身,因地制宜地把傳統生產力“玩”成了新質生產力!本期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調研行邀請濮陽市委書記萬正峰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孫德中一起,圍繞濮陽市建設新材料產業高地的生動實踐,就“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話題進行交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德中 屈芳 王映 逯彥萃 賈永標

  一進濮陽滿眼新。

  這個曾經的石油重鎮,如今正嬗變為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基地。破“油”而出的抉擇,藏著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在新時代的躍遷之路:對“轉”的實踐,對“綠”的追求。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強調,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錨點又在哪里?盛夏時節,本報調研組走進油城,訪新、問新。

3.jpg

  鮮活的探索就涌動在企業車間,在研發平臺,在田間地頭——廢棄油脂蝶變航空燃料,秸稈涅槃為生態塑料,傳統石油副產品脫胎換骨打造高端主線,實現價值的躍升……

  “濮陽興于油而不困于油,唯有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徹底打破對傳統化工模式的路徑依賴,重塑城市產業新形象。”濮陽市委書記萬正峰說。

  采訪中,調研組從三個側面“三看”油城之變。

  油之變  地溝油何以“飛”上天

  走進位于濮陽工業園區的河南省君恒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排裝著油體的玻璃瓶引人注目。

4.jpg

  河南星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區。馬紹坤 攝

  這些瓶子次第排開,展示了“餐飲廢油”變為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過程。地溝油憑啥“飛”上天?董事長張振輝介紹:“靠的就是這些小瓶里的新質生產力。”

  他說,公司自主開發廢棄油脂制備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攻克了特殊反應器裝置改造和獨特配方催化劑選擇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不僅打破了國際技術壟斷,也打開了公司發展新賽道。

  2024年1月,君恒生物成為全國首家獲得SAF適航證的民營企業,目前已具備SAF年生產能力30萬噸,生產規模居全國第一位,產品出口歐洲地區以及日韓等國家,成為生物能源賽道的佼佼者。

  “明年公司新裝置投產后,生產規模可擴大4倍。”張振輝興奮地說,屆時公司有望躋身世界級SAF生產商供應商行列,為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生物燃料的發展作出貢獻。

  從“油”到“油”,脫胎換骨。地溝油的變廢為寶,不僅解決了一個行業的環保難題,也推動著自主創新的企業通過科創引領,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調研組走出工廠,不遠處的田地里,俗稱“磕頭機”的游梁式抽油機,正在不知疲倦地“探訪”著深埋地下的原油。而即將投產的君恒生物二期工廠,在新技術加持下,一旦開工即可實現“開車三年不停車”——

  這也是一種“油”的接續。新質生產力從何處來、往何處去?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交替與延續,為這個問題提供了鮮明而有力的注腳。

  綠之變  小秸稈化身“魔法棒”

  7月,驕陽下,中原大地處處生機盎然。走進南樂縣,以往無人問津的秸稈在這里成了“搶手貨”。

  “這里可存放1萬噸秸稈,輻射農田面積5萬畝。”西邵鄉秸稈收儲點負責人王玉扣指著堆積如山的秸稈卷說,可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秸稈,只要讓它們在南樂“走上”一圈,就能變成綠色生態發展的“魔法棒”。

  在河南龍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各式各樣的定制塑料袋正有序下線。“這種塑料袋就是從秸稈中提取原料生產的,實現了以可再生資源替代石油資源,使用后埋在地下可全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避免了白色污染。”該公司負責人說。

  對于地方經濟而言,傳統產業在轉型中實現躍遷,靠的是什么?調研組在濮陽看到的路徑是:統籌謀劃、聚鏈成群。

  在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內,擅長變“魔法”的不僅僅是一家公司,這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非糧生物基降解材料閉環產業鏈,鏈上企業個個身懷綠色絕技。

  看上游原材料,年產能12萬噸的星漢生物高光純L-乳酸,品質全國領先;

  看中游制品,龍都天仁公司突破“丙交酯合成聚乳酸”技術瓶頸,年產5000噸聚乳酸的示范線已試車成功;

  看下游終端產品,可降解一次性餐具、薄膜、水稻育秧盤、被服等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龍都天仁公司同類產品出口量居全國同行業第一位。

  從一企之興到一業之鏈,科技創新和綠色循環生生不息,映照出濮陽動能轉換的充沛活力。

  壤之變  老產業重構“新”基因

  一路看,一路訪,一個問題縈繞調研組成員心間:濮陽作為石油資源型城市,培育新質生產力是轉型的戰略抉擇,如何根植傳統產業土壤進行戰略重構?

  位于范縣的盛源集團,近年來通過布局新材料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鮮活的觀察樣本。

  在企業展館里,從藍牙耳機、眼鏡、手機,到航天工業、新能源產業、無人機制造,盛源集團研發生產的特種工程塑料服務了千行百業,更站在了業內的金字塔尖。

  “從3.8萬元軍轉安置費起步的石油運輸隊,如何一步步變成資產規模70億元的新材料集團?”這是調研組的提問。

  “不斷轉型升級,瞄準前沿新型化工產業。困難是多些,但企業有未來。”這是企業的回答。

  通過芳構化技術,擺脫傳統化工產業低效困境;通過縱向延伸產業鏈,實現附加值提升;通過橫向布局一系列特種新材料,形成多賽道協同優勢……盛源集團的發展,始終立足資源稟賦,依托產業沃土,在傳統產業的土壤中培育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新質生產力,恰與濮陽這座城市的轉型同頻共振。

  “濮陽是中原油田勘探開發腹地,化工基因與生俱來,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在萬正峰看來,正是有這些厚實的“家底”,濮陽發展化工新材料才更有底氣、更有依托。

  近年來,濮陽正以65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為依托,驅動新材料產業崛起,重構城市的“新”基因密碼。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再次作出部署。濮陽實踐提供借鑒:發展新質生產力,有賴于產業結構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優化升級,以及經濟增長模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由此形成的發展合力,將有效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由此放眼中原大地,一幕幕傳統產業嫁接現代科技后成為新名片的圖景不斷涌現:新鄉圍繞小麥做文章,從中提取絲滑的綠色纖維;商丘將鋁箔的厚度做到0.0045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十五分之一;鶴壁將尼龍切片在300℃高溫下通過熱輥牽伸定型成尼龍66工業絲,直徑不到頭發絲三分之一,卻能承受10公斤的拉力10年不斷裂……

  因地制宜、循勢而行,以“新”為出發點,以“質”為錨點,以“生產力”為落腳點,更重要的是,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從腳下這片土地里找答案。

  “兩高四著力”大家談

  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png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全面部署。本期“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大家談”,邀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建濤,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孫德中一起,圍繞全會確定的“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工作進行交流。

  孫德中: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近期我們在濮陽市調研看到,當地憑借傳統石化工業優勢,大力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還建成了河南最完整的生物基材料產業鏈,讓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合力。放眼全省產業發展,濮陽的做法和成果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對標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部署的任務,河南如何布局制造業新質生產力?

  李建濤:近年來,濮陽依托當地特有的產業優勢,積極發展新材料產業,逐步培育形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聚碳新材料、綠色涂料、高端聚烯烴、電子化學品等特色產業,在新材料產業高地建設上加速起勢,成效突出。濮陽的做法告訴我們,新質生產力不是無源之水,而是從實體產業中生長出的創新根系;傳統產業不是包袱,而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沃土。濮陽立足資源稟賦、破解轉型困局,將傳統產業裂變新質生產力的成功實踐,為我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樣本。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在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主要任務時強調,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將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做好“原字號”“老字號”“新字號”“外字號”四篇大文章,把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一項攻堅任務和系統工程,把握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路徑,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有選擇、有先后、有重點地發展,加快構建特色和優勢更加鮮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孫德中: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經歷深刻調整,我們要主動順應經濟發展規律的變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建設制造強省,我們如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有競爭力的制造業體系?將采取哪些具體行動?

  李建濤: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制造業發展的底層邏輯、技術路線都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對河南來說,建設制造業強省,基礎和前提是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實體經濟為支撐、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現代服務業為依托,具有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聚焦“兩高四著力”,深入實施五大行動,加快建設制造業強省,全面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

  一是實施數字化轉型全覆蓋行動。對尚未實施數字化改造的企業,“一企一策”制定轉型方案,聚焦研發、生產、銷售等全流程,部署標準化、可推廣的智能應用場景;對已實現智能應用場景覆蓋的企業,推動建設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加快編制重點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一圖四清單”,推動供應鏈協同、數據鏈聯動、產業鏈協作,實現“鏈式轉型”;搶抓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機遇,以應用場景為牽引,加快工業大模型建設,打造人工智能產業賦能中心、軟硬件適配中心,全面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二是實施傳統產業提質升級行動。聚焦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食品、煤炭等11個傳統產業,分行業實施提質升級,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支持傳統制造業深耕細分領域,孵化新技術、開拓新賽道、培育新產業。推動鄭州、洛陽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建設,組織開展省級試點縣建設。推動企業發展“制造+服務”“產品+服務”的服務型制造,開放創新研發、檢驗檢測等平臺,完善共享服務生態,賦能上下游企業服務化轉型。

  三是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提升行動。進一步提升超硬材料、現代農機裝備兩個國家級集群的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加快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邁進。以科技、人才、金融賦能為著力點,大力支持新型電力裝備、現代食品、智能終端等領域創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篩選基礎好、潛力大、成長性強的細分領域,開展省級集群認定工作,為爭創國家級集群奠定良好基礎。

  四是實施開發區能級提升行動。以園聚鏈,積極招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配套服務機構,構建主導產業明確、鏈條完整的產業集群。引導開發區結合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圍繞全省鏈群體系選準產業、細分賽道,優化產業功能定位空間布局,避免“內卷式”競爭。提高開發區管理服務效能,優化開發區運營模式,提升產品認證、檢驗檢測、成果轉化等綜合公共服務能力,加快構建功能完備、協同有力的產業配套體系。

  五是實施優質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做強做優龍頭企業,提升企業整合配置資源能力,打造一批國家級鏈主企業、領航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創新生產模式和產業組織方式,加強標準、品牌建設。建設“專精特新企業”分級培育庫,引導企業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形成“獨門絕技”,提高細分領域的掌控力和話語權。(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輝 整理)

  策劃:河南日報社編委會

  執行:蘆瑞 闕愛民 杜君 張培君 軒軼 梁棟 侯皓 張曉靜

版.jpg

5.jpg

文章編輯:李潤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調研行② | 油城破“油”而出
    2025/7/16 11:40:39    來源:WX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習近平

    1.png

      當秸稈織就霓裳,石油變身“塑料黃金”……曾經單色調的“石油城”實現了華麗轉身,因地制宜地把傳統生產力“玩”成了新質生產力!本期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調研行邀請濮陽市委書記萬正峰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孫德中一起,圍繞濮陽市建設新材料產業高地的生動實踐,就“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話題進行交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德中 屈芳 王映 逯彥萃 賈永標

      一進濮陽滿眼新。

      這個曾經的石油重鎮,如今正嬗變為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基地。破“油”而出的抉擇,藏著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在新時代的躍遷之路:對“轉”的實踐,對“綠”的追求。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強調,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錨點又在哪里?盛夏時節,本報調研組走進油城,訪新、問新。

    3.jpg

      鮮活的探索就涌動在企業車間,在研發平臺,在田間地頭——廢棄油脂蝶變航空燃料,秸稈涅槃為生態塑料,傳統石油副產品脫胎換骨打造高端主線,實現價值的躍升……

      “濮陽興于油而不困于油,唯有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徹底打破對傳統化工模式的路徑依賴,重塑城市產業新形象。”濮陽市委書記萬正峰說。

      采訪中,調研組從三個側面“三看”油城之變。

      油之變  地溝油何以“飛”上天

      走進位于濮陽工業園區的河南省君恒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排裝著油體的玻璃瓶引人注目。

    4.jpg

      河南星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區。馬紹坤 攝

      這些瓶子次第排開,展示了“餐飲廢油”變為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過程。地溝油憑啥“飛”上天?董事長張振輝介紹:“靠的就是這些小瓶里的新質生產力。”

      他說,公司自主開發廢棄油脂制備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攻克了特殊反應器裝置改造和獨特配方催化劑選擇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不僅打破了國際技術壟斷,也打開了公司發展新賽道。

      2024年1月,君恒生物成為全國首家獲得SAF適航證的民營企業,目前已具備SAF年生產能力30萬噸,生產規模居全國第一位,產品出口歐洲地區以及日韓等國家,成為生物能源賽道的佼佼者。

      “明年公司新裝置投產后,生產規模可擴大4倍。”張振輝興奮地說,屆時公司有望躋身世界級SAF生產商供應商行列,為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生物燃料的發展作出貢獻。

      從“油”到“油”,脫胎換骨。地溝油的變廢為寶,不僅解決了一個行業的環保難題,也推動著自主創新的企業通過科創引領,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調研組走出工廠,不遠處的田地里,俗稱“磕頭機”的游梁式抽油機,正在不知疲倦地“探訪”著深埋地下的原油。而即將投產的君恒生物二期工廠,在新技術加持下,一旦開工即可實現“開車三年不停車”——

      這也是一種“油”的接續。新質生產力從何處來、往何處去?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交替與延續,為這個問題提供了鮮明而有力的注腳。

      綠之變  小秸稈化身“魔法棒”

      7月,驕陽下,中原大地處處生機盎然。走進南樂縣,以往無人問津的秸稈在這里成了“搶手貨”。

      “這里可存放1萬噸秸稈,輻射農田面積5萬畝。”西邵鄉秸稈收儲點負責人王玉扣指著堆積如山的秸稈卷說,可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秸稈,只要讓它們在南樂“走上”一圈,就能變成綠色生態發展的“魔法棒”。

      在河南龍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各式各樣的定制塑料袋正有序下線。“這種塑料袋就是從秸稈中提取原料生產的,實現了以可再生資源替代石油資源,使用后埋在地下可全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避免了白色污染。”該公司負責人說。

      對于地方經濟而言,傳統產業在轉型中實現躍遷,靠的是什么?調研組在濮陽看到的路徑是:統籌謀劃、聚鏈成群。

      在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內,擅長變“魔法”的不僅僅是一家公司,這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非糧生物基降解材料閉環產業鏈,鏈上企業個個身懷綠色絕技。

      看上游原材料,年產能12萬噸的星漢生物高光純L-乳酸,品質全國領先;

      看中游制品,龍都天仁公司突破“丙交酯合成聚乳酸”技術瓶頸,年產5000噸聚乳酸的示范線已試車成功;

      看下游終端產品,可降解一次性餐具、薄膜、水稻育秧盤、被服等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龍都天仁公司同類產品出口量居全國同行業第一位。

      從一企之興到一業之鏈,科技創新和綠色循環生生不息,映照出濮陽動能轉換的充沛活力。

      壤之變  老產業重構“新”基因

      一路看,一路訪,一個問題縈繞調研組成員心間:濮陽作為石油資源型城市,培育新質生產力是轉型的戰略抉擇,如何根植傳統產業土壤進行戰略重構?

      位于范縣的盛源集團,近年來通過布局新材料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鮮活的觀察樣本。

      在企業展館里,從藍牙耳機、眼鏡、手機,到航天工業、新能源產業、無人機制造,盛源集團研發生產的特種工程塑料服務了千行百業,更站在了業內的金字塔尖。

      “從3.8萬元軍轉安置費起步的石油運輸隊,如何一步步變成資產規模70億元的新材料集團?”這是調研組的提問。

      “不斷轉型升級,瞄準前沿新型化工產業。困難是多些,但企業有未來。”這是企業的回答。

      通過芳構化技術,擺脫傳統化工產業低效困境;通過縱向延伸產業鏈,實現附加值提升;通過橫向布局一系列特種新材料,形成多賽道協同優勢……盛源集團的發展,始終立足資源稟賦,依托產業沃土,在傳統產業的土壤中培育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新質生產力,恰與濮陽這座城市的轉型同頻共振。

      “濮陽是中原油田勘探開發腹地,化工基因與生俱來,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在萬正峰看來,正是有這些厚實的“家底”,濮陽發展化工新材料才更有底氣、更有依托。

      近年來,濮陽正以65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為依托,驅動新材料產業崛起,重構城市的“新”基因密碼。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再次作出部署。濮陽實踐提供借鑒:發展新質生產力,有賴于產業結構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優化升級,以及經濟增長模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由此形成的發展合力,將有效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由此放眼中原大地,一幕幕傳統產業嫁接現代科技后成為新名片的圖景不斷涌現:新鄉圍繞小麥做文章,從中提取絲滑的綠色纖維;商丘將鋁箔的厚度做到0.0045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十五分之一;鶴壁將尼龍切片在300℃高溫下通過熱輥牽伸定型成尼龍66工業絲,直徑不到頭發絲三分之一,卻能承受10公斤的拉力10年不斷裂……

      因地制宜、循勢而行,以“新”為出發點,以“質”為錨點,以“生產力”為落腳點,更重要的是,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從腳下這片土地里找答案。

      “兩高四著力”大家談

      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png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全面部署。本期“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大家談”,邀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建濤,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孫德中一起,圍繞全會確定的“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工作進行交流。

      孫德中: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近期我們在濮陽市調研看到,當地憑借傳統石化工業優勢,大力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還建成了河南最完整的生物基材料產業鏈,讓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合力。放眼全省產業發展,濮陽的做法和成果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對標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部署的任務,河南如何布局制造業新質生產力?

      李建濤:近年來,濮陽依托當地特有的產業優勢,積極發展新材料產業,逐步培育形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聚碳新材料、綠色涂料、高端聚烯烴、電子化學品等特色產業,在新材料產業高地建設上加速起勢,成效突出。濮陽的做法告訴我們,新質生產力不是無源之水,而是從實體產業中生長出的創新根系;傳統產業不是包袱,而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沃土。濮陽立足資源稟賦、破解轉型困局,將傳統產業裂變新質生產力的成功實踐,為我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樣本。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在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主要任務時強調,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將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做好“原字號”“老字號”“新字號”“外字號”四篇大文章,把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一項攻堅任務和系統工程,把握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路徑,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有選擇、有先后、有重點地發展,加快構建特色和優勢更加鮮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孫德中: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經歷深刻調整,我們要主動順應經濟發展規律的變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建設制造強省,我們如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有競爭力的制造業體系?將采取哪些具體行動?

      李建濤: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制造業發展的底層邏輯、技術路線都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對河南來說,建設制造業強省,基礎和前提是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實體經濟為支撐、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現代服務業為依托,具有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聚焦“兩高四著力”,深入實施五大行動,加快建設制造業強省,全面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能力。

      一是實施數字化轉型全覆蓋行動。對尚未實施數字化改造的企業,“一企一策”制定轉型方案,聚焦研發、生產、銷售等全流程,部署標準化、可推廣的智能應用場景;對已實現智能應用場景覆蓋的企業,推動建設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加快編制重點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一圖四清單”,推動供應鏈協同、數據鏈聯動、產業鏈協作,實現“鏈式轉型”;搶抓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機遇,以應用場景為牽引,加快工業大模型建設,打造人工智能產業賦能中心、軟硬件適配中心,全面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二是實施傳統產業提質升級行動。聚焦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食品、煤炭等11個傳統產業,分行業實施提質升級,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支持傳統制造業深耕細分領域,孵化新技術、開拓新賽道、培育新產業。推動鄭州、洛陽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建設,組織開展省級試點縣建設。推動企業發展“制造+服務”“產品+服務”的服務型制造,開放創新研發、檢驗檢測等平臺,完善共享服務生態,賦能上下游企業服務化轉型。

      三是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提升行動。進一步提升超硬材料、現代農機裝備兩個國家級集群的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加快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邁進。以科技、人才、金融賦能為著力點,大力支持新型電力裝備、現代食品、智能終端等領域創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篩選基礎好、潛力大、成長性強的細分領域,開展省級集群認定工作,為爭創國家級集群奠定良好基礎。

      四是實施開發區能級提升行動。以園聚鏈,積極招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配套服務機構,構建主導產業明確、鏈條完整的產業集群。引導開發區結合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圍繞全省鏈群體系選準產業、細分賽道,優化產業功能定位空間布局,避免“內卷式”競爭。提高開發區管理服務效能,優化開發區運營模式,提升產品認證、檢驗檢測、成果轉化等綜合公共服務能力,加快構建功能完備、協同有力的產業配套體系。

      五是實施優質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做強做優龍頭企業,提升企業整合配置資源能力,打造一批國家級鏈主企業、領航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創新生產模式和產業組織方式,加強標準、品牌建設。建設“專精特新企業”分級培育庫,引導企業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形成“獨門絕技”,提高細分領域的掌控力和話語權。(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輝 整理)

      策劃:河南日報社編委會

      執行:蘆瑞 闕愛民 杜君 張培君 軒軼 梁棟 侯皓 張曉靜

    版.jpg

    5.jpg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高清日韩在线 |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消防器材 | 成人快手破解版 | 99精品网站| 久久久久久88色偷偷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高清片| 午夜精品久视频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 | 肉大捧一进一出视频免费播放 | 免费看国产一级片 | 久久久免费热线精品频 |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 | 欧美男同video|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 |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无人区乱码中文字幕 | 成人性色生活片免费网 | 亚洲精品国产A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 色老妈| 欧美摘花破处 |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亚洲完整版 | 日日舔| 羞羞视频污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人妻 | 插得好舒服| 婷婷在线网站 | 99手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性视频免费播放 | 九九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免费 | ady成人映画网站官网 | 亚洲精品卡一卡2卡3卡4卡 | 电车痴汉中文字幕 | 国产caoni555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艳片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