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太原5月8日電 題:卡式爐有哪些安全短板亟待補足?
新華社記者馬曉媛
近年來,隨著“戶外風”勁吹,卡式爐因其便攜、易用等特點成為戶外燒烤、露營的熱門裝備,被稱為戶外“神器”。但與卡式爐相關的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卡式爐有哪些安全短板亟待補足?該如何安全使用?記者進行了采訪調查。
小小卡式爐緣何問題多?
“五一”假期期間,北京的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在野外燒烤時,所用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嚴重的住院治療。據當事人描述,爆炸瞬間毫無征兆,小小氣罐威力巨大,爐具剛購入一個月,僅第二次使用。
卡式爐,又稱便攜式丁烷氣爐,是一種以灌裝丁烷氣為主要燃氣、用火進行直接加熱的非固定烹飪廚具。浙江省燃氣具和廚具廚電行業協會秘書長葉靜介紹:“前些年卡式爐主要應用于餐飲行業,方便對火鍋、干鍋等食物進行持續加熱,但近年來,隨著戶外活動的興起,卡式爐快速進入家庭場景,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購買卡式爐用于戶外燒烤、煮食。”
記者登錄某電商平臺看到,卡式爐產品在“野餐用品熱賣榜”等榜單上名列前茅,品牌主推產品普遍銷量過萬,最暢銷的一款產品銷量超過20萬,不同品牌卡式爐價格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氣罐價格在10元上下,商家多以“露營野餐必備”“燒烤火鍋”“戶外便攜”等為賣點。
在卡式爐進入尋常百姓家的同時,相關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今年4月6日,河北石家莊一女子在戶外露營燒烤,卡式爐突然發生爆炸,桌上食物及鍋具被炸飛,所幸人員沒有受傷。今年2月25日,河南一烤腸攤位所用卡式爐發生爆炸,沒有人員傷亡。2024年12月10日,周黑鴨創始人周富裕發視頻稱,自己在戶外用卡式爐燒水時,遇到爆炸被炸傷。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看到,僅2025年以來,就有多位消費者反映卡式爐安全問題,包括漏氣、多次起火、瓶身變形,以及卡式爐爆炸導致家人頭部手部被炸傷等。電商平臺部分商品評價中,也不乏消費者反映遭遇卡式爐質量問題,有網友稱產品爆炸傷人。
各環節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采訪了解到,卡式爐安全事故的發生與產品質量、使用環境、操作方式等都有關系,當前卡式爐這一產品仍然在多個方面存在安全隱患。
——產品質量把關不嚴。廣東燃氣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歐陽健民告訴記者,卡式爐這一產品依據的標準主要是GB/T 38522—2020《戶外燃氣燃燒器具》,但這一標準是推薦性國標而非強制性國標,卡式爐的生產過程監管也不受3C強制認證或生產許可證制度的約束,因此產品在質量和安全性能的把關上過于寬松。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正規廠家的正規產品相對來說安全性能更高,如一些產品會配備過熱保護裝置、過壓保護裝置,一旦氣罐過熱或壓力過高,會自動切斷供氣,保障使用安全,但小廠產品、劣質產品或是沒有配備安全裝置,或是安全裝置無法達到應有性能,關鍵時起不到保護作用。
卡式爐所用氣罐的質量也直接關系到使用安全。有從業者表示,卡式爐氣罐要求95%以上是丁烷,但有商家為了節省成本,以次充好,在罐中混入大比例丙烷,使卡式爐能承受的氣壓、溫度更低,更易爆炸。此外,氣罐本身所用材料優劣、接縫處是否牢固等,也都會影響使用時的安全。
——部門監管存在盲區。記者了解到,對于卡式爐的監管主要歸口于市場監管部門,一些地方的市場監管部門也在積極通過抽檢、巡查等方式加強對卡式爐的監管,但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在人員配備、檢測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短板。有業內人士表示:“抽查是抽了,但檢測能力不行、檢測項目不全,發現不了企業的問題,難以實現對質量的有效把控。”
——公眾安全意識不足。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處處長薄濤表示,相當多數量的安全事故與使用者安全意識不足、操作不當有關。如使用時未注意卡式爐周圍有遮擋、容易影響散熱;使用有明顯變形、有漏氣風險的氣罐;不注意氣罐使用期限;私自改裝爐具;使用的鍋具明顯大于爐具等,都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記者在多個電商平臺看到,商家對卡式爐的展示頁面中,多以“安全防爆,終身質保”“安全保護”“多重防爆”等宣傳語展現產品的安全性,但對具體的使用注意事項則提醒較少。
產品安全才能保護消費者安全
受訪人士表示,隨著卡式爐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的使用日益普及,對此類產品的安全監管也亟待加強。需進一步完善技術標準體系,特別是推進強制性國標的制定和出臺,推動卡式爐產品納入3C認證或生產許可證管理范圍,從源頭把控好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
“只有產品足夠安全,才有消費者的安全。”葉靜表示,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執法檢查,打擊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提升檢測能力,讓監管更精準、更有效。
浙江一家卡式爐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針對產品的安全痛點,企業也在加大研發力度,不斷改進卡式爐的設計和生產。“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企業會更愿意投入研發,做出更安全的產品。”上述負責人說。
歐陽健民提醒,卡式爐的設計和制造均按戶外產品的要求進行,而家庭餐桌、餐廳等室內場所對燃具有更高的要求,如必須帶有熄火保護裝置等,因此卡式爐的使用場所應僅限于戶外,對此也應當加大宣傳,讓更多公眾知曉。
薄濤等受訪人士提醒,消費者要從正規渠道、正規商家處購買產品,注意查看產品標識信息,要選擇裝有過壓保護裝置的產品,定期檢查過壓保護裝置能否正常使用;使用時要仔細閱讀說明書、警示信息等,檢查氣罐是否在有效期內,并且沒有損壞或泄漏;不能將罐體傾斜、倒置,不能私自拆卸改造燃具;使用時要遠離其他熱源和易燃物。
“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大鍋小灶’。”薄濤表示,鍋具的底盤如果大于爐體,會使熱量通過鍋具傳遞到氣罐處,導致罐內溫度上升引發爆炸。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太原5月8日電 題:卡式爐有哪些安全短板亟待補足?
新華社記者馬曉媛
近年來,隨著“戶外風”勁吹,卡式爐因其便攜、易用等特點成為戶外燒烤、露營的熱門裝備,被稱為戶外“神器”。但與卡式爐相關的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卡式爐有哪些安全短板亟待補足?該如何安全使用?記者進行了采訪調查。
小小卡式爐緣何問題多?
“五一”假期期間,北京的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在野外燒烤時,所用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嚴重的住院治療。據當事人描述,爆炸瞬間毫無征兆,小小氣罐威力巨大,爐具剛購入一個月,僅第二次使用。
卡式爐,又稱便攜式丁烷氣爐,是一種以灌裝丁烷氣為主要燃氣、用火進行直接加熱的非固定烹飪廚具。浙江省燃氣具和廚具廚電行業協會秘書長葉靜介紹:“前些年卡式爐主要應用于餐飲行業,方便對火鍋、干鍋等食物進行持續加熱,但近年來,隨著戶外活動的興起,卡式爐快速進入家庭場景,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購買卡式爐用于戶外燒烤、煮食。”
記者登錄某電商平臺看到,卡式爐產品在“野餐用品熱賣榜”等榜單上名列前茅,品牌主推產品普遍銷量過萬,最暢銷的一款產品銷量超過20萬,不同品牌卡式爐價格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氣罐價格在10元上下,商家多以“露營野餐必備”“燒烤火鍋”“戶外便攜”等為賣點。
在卡式爐進入尋常百姓家的同時,相關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今年4月6日,河北石家莊一女子在戶外露營燒烤,卡式爐突然發生爆炸,桌上食物及鍋具被炸飛,所幸人員沒有受傷。今年2月25日,河南一烤腸攤位所用卡式爐發生爆炸,沒有人員傷亡。2024年12月10日,周黑鴨創始人周富裕發視頻稱,自己在戶外用卡式爐燒水時,遇到爆炸被炸傷。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看到,僅2025年以來,就有多位消費者反映卡式爐安全問題,包括漏氣、多次起火、瓶身變形,以及卡式爐爆炸導致家人頭部手部被炸傷等。電商平臺部分商品評價中,也不乏消費者反映遭遇卡式爐質量問題,有網友稱產品爆炸傷人。
各環節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采訪了解到,卡式爐安全事故的發生與產品質量、使用環境、操作方式等都有關系,當前卡式爐這一產品仍然在多個方面存在安全隱患。
——產品質量把關不嚴。廣東燃氣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歐陽健民告訴記者,卡式爐這一產品依據的標準主要是GB/T 38522—2020《戶外燃氣燃燒器具》,但這一標準是推薦性國標而非強制性國標,卡式爐的生產過程監管也不受3C強制認證或生產許可證制度的約束,因此產品在質量和安全性能的把關上過于寬松。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正規廠家的正規產品相對來說安全性能更高,如一些產品會配備過熱保護裝置、過壓保護裝置,一旦氣罐過熱或壓力過高,會自動切斷供氣,保障使用安全,但小廠產品、劣質產品或是沒有配備安全裝置,或是安全裝置無法達到應有性能,關鍵時起不到保護作用。
卡式爐所用氣罐的質量也直接關系到使用安全。有從業者表示,卡式爐氣罐要求95%以上是丁烷,但有商家為了節省成本,以次充好,在罐中混入大比例丙烷,使卡式爐能承受的氣壓、溫度更低,更易爆炸。此外,氣罐本身所用材料優劣、接縫處是否牢固等,也都會影響使用時的安全。
——部門監管存在盲區。記者了解到,對于卡式爐的監管主要歸口于市場監管部門,一些地方的市場監管部門也在積極通過抽檢、巡查等方式加強對卡式爐的監管,但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在人員配備、檢測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短板。有業內人士表示:“抽查是抽了,但檢測能力不行、檢測項目不全,發現不了企業的問題,難以實現對質量的有效把控。”
——公眾安全意識不足。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處處長薄濤表示,相當多數量的安全事故與使用者安全意識不足、操作不當有關。如使用時未注意卡式爐周圍有遮擋、容易影響散熱;使用有明顯變形、有漏氣風險的氣罐;不注意氣罐使用期限;私自改裝爐具;使用的鍋具明顯大于爐具等,都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記者在多個電商平臺看到,商家對卡式爐的展示頁面中,多以“安全防爆,終身質保”“安全保護”“多重防爆”等宣傳語展現產品的安全性,但對具體的使用注意事項則提醒較少。
產品安全才能保護消費者安全
受訪人士表示,隨著卡式爐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的使用日益普及,對此類產品的安全監管也亟待加強。需進一步完善技術標準體系,特別是推進強制性國標的制定和出臺,推動卡式爐產品納入3C認證或生產許可證管理范圍,從源頭把控好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
“只有產品足夠安全,才有消費者的安全。”葉靜表示,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執法檢查,打擊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提升檢測能力,讓監管更精準、更有效。
浙江一家卡式爐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針對產品的安全痛點,企業也在加大研發力度,不斷改進卡式爐的設計和生產。“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企業會更愿意投入研發,做出更安全的產品。”上述負責人說。
歐陽健民提醒,卡式爐的設計和制造均按戶外產品的要求進行,而家庭餐桌、餐廳等室內場所對燃具有更高的要求,如必須帶有熄火保護裝置等,因此卡式爐的使用場所應僅限于戶外,對此也應當加大宣傳,讓更多公眾知曉。
薄濤等受訪人士提醒,消費者要從正規渠道、正規商家處購買產品,注意查看產品標識信息,要選擇裝有過壓保護裝置的產品,定期檢查過壓保護裝置能否正常使用;使用時要仔細閱讀說明書、警示信息等,檢查氣罐是否在有效期內,并且沒有損壞或泄漏;不能將罐體傾斜、倒置,不能私自拆卸改造燃具;使用時要遠離其他熱源和易燃物。
“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大鍋小灶’。”薄濤表示,鍋具的底盤如果大于爐體,會使熱量通過鍋具傳遞到氣罐處,導致罐內溫度上升引發爆炸。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