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頻道
近期,第19屆FIRST青年電影展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辦,大銀幕的藝術再一次穿越時空來到這座高原城市。見證電影力量、傳遞電影魅力,西寧的夜晚充滿著光影活力。
夏日的唐道鍋莊廣場,傍晚時分就坐滿了人。天色漸沉,銀幕亮起,露天放映正式開始。來自北京的影迷張女士是第三次來西寧參加影展。“第一次來就愛上了這里的氛圍。”她說,夏天的西寧成了電影愛好者的聚集地,可以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FIRST青年電影展2011年落戶西寧,其創始初衷是持續發現、推選青年電影人首作及早期電影作品,激發青年人的創作勇氣和藝術自信。本屆影展為期9天,設置主競賽單元、“FIRST FRAME她的一幀”單元等多個板塊,涵蓋開閉幕片展映、露天放映、創投會、訓練營等活動。
露天放映作為影展的固定環節已持續舉辦8年。“夏天看露天電影是我們這代人的兒時記憶。”50歲的市民李曉平和家人坐在廣場外圍臺階的第二排,離播放電影還有些時候,周圍好幾層臺階上已經坐了不少觀眾。他望著不遠處的年輕人笑著說:“他們聊藝術、追夢想,我們看老片、找回憶,各有各的滋味。”
晚上8點多,影展榮譽主席、導演謝飛的電影《湘女蕭蕭》開始放映,老電影與周圍流光溢彩的現代商圈相映成趣。廣場上,觀眾靜靜地沉浸在劇情里;廣場外,有人拿著剛買的烤串穿過人群,涼爽的晚風帶著食物的香氣拂過每一個人。
影展創始人宋文介紹,鍋莊廣場自2018年起已連續8年作為露天放映的舉辦地,平均每年吸納觀眾150萬人次,成為西寧的夏天不可或缺的城市文化景觀。“我們和西寧是互相成就的。這座城市的包容讓影展保持純粹,影展也給西寧帶來了不一樣的夏夜。影展期間從影城到商場,全是討論電影的年輕人。”
青年電影制片人呂航與張蒲中天聯合制片的長片《夢的拜訪》,入圍本屆影展主競賽單元。張蒲中天從大四加入影展志愿者團隊,到讀研期間參加訓練營,再到帶著項目征戰創投會并拿到首筆啟動資金,一路與影展共成長。“影展對年輕創作者很友好,很多人都是從西寧邁出第一步的。” 他說。
謝飛說:“FIRST青年電影展不問出身、履歷,只為那些敢于用鏡頭直面時代的年輕人存檔留影。”
夜幕降臨,唐道商圈內一家燒烤店店長張小可正忙著迎來送往,店門口從影展開幕起每晚都排著長隊。“平時日均營業額約3萬,影展期間能漲到4萬至5萬。”他邊招待客人邊說,“外地影迷和本地人都有,晚上10點后更熱鬧,街上滿是聊電影的人。”
本屆影展評委會主席、法國演員伊莎貝爾・于佩爾對西寧宜人的氣候和觀眾的熱情印象深刻。她認為“這是一個十分重視年輕人的影展”,并寄語青年創作者“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清晰愿景,并堅持下去”。
近年來,西寧市作為甘青大環線上的重要起點,正從傳統的進藏中轉站,轉型為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隨著游客從傳統觀光轉向深度文化體驗,青海文旅部門持續豐富產品供給,拓展旅行體驗。
西寧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張海霞表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已成為城市文旅的重要名片。“當銀幕照亮古城的夜晚,帶來的不僅是客流量,更是讓旅行從觀光打卡變成沉浸式的生活體驗。”張海霞說。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近期,第19屆FIRST青年電影展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辦,大銀幕的藝術再一次穿越時空來到這座高原城市。見證電影力量、傳遞電影魅力,西寧的夜晚充滿著光影活力。
夏日的唐道鍋莊廣場,傍晚時分就坐滿了人。天色漸沉,銀幕亮起,露天放映正式開始。來自北京的影迷張女士是第三次來西寧參加影展。“第一次來就愛上了這里的氛圍。”她說,夏天的西寧成了電影愛好者的聚集地,可以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FIRST青年電影展2011年落戶西寧,其創始初衷是持續發現、推選青年電影人首作及早期電影作品,激發青年人的創作勇氣和藝術自信。本屆影展為期9天,設置主競賽單元、“FIRST FRAME她的一幀”單元等多個板塊,涵蓋開閉幕片展映、露天放映、創投會、訓練營等活動。
露天放映作為影展的固定環節已持續舉辦8年。“夏天看露天電影是我們這代人的兒時記憶。”50歲的市民李曉平和家人坐在廣場外圍臺階的第二排,離播放電影還有些時候,周圍好幾層臺階上已經坐了不少觀眾。他望著不遠處的年輕人笑著說:“他們聊藝術、追夢想,我們看老片、找回憶,各有各的滋味。”
晚上8點多,影展榮譽主席、導演謝飛的電影《湘女蕭蕭》開始放映,老電影與周圍流光溢彩的現代商圈相映成趣。廣場上,觀眾靜靜地沉浸在劇情里;廣場外,有人拿著剛買的烤串穿過人群,涼爽的晚風帶著食物的香氣拂過每一個人。
影展創始人宋文介紹,鍋莊廣場自2018年起已連續8年作為露天放映的舉辦地,平均每年吸納觀眾150萬人次,成為西寧的夏天不可或缺的城市文化景觀。“我們和西寧是互相成就的。這座城市的包容讓影展保持純粹,影展也給西寧帶來了不一樣的夏夜。影展期間從影城到商場,全是討論電影的年輕人。”
青年電影制片人呂航與張蒲中天聯合制片的長片《夢的拜訪》,入圍本屆影展主競賽單元。張蒲中天從大四加入影展志愿者團隊,到讀研期間參加訓練營,再到帶著項目征戰創投會并拿到首筆啟動資金,一路與影展共成長。“影展對年輕創作者很友好,很多人都是從西寧邁出第一步的。” 他說。
謝飛說:“FIRST青年電影展不問出身、履歷,只為那些敢于用鏡頭直面時代的年輕人存檔留影。”
夜幕降臨,唐道商圈內一家燒烤店店長張小可正忙著迎來送往,店門口從影展開幕起每晚都排著長隊。“平時日均營業額約3萬,影展期間能漲到4萬至5萬。”他邊招待客人邊說,“外地影迷和本地人都有,晚上10點后更熱鬧,街上滿是聊電影的人。”
本屆影展評委會主席、法國演員伊莎貝爾・于佩爾對西寧宜人的氣候和觀眾的熱情印象深刻。她認為“這是一個十分重視年輕人的影展”,并寄語青年創作者“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清晰愿景,并堅持下去”。
近年來,西寧市作為甘青大環線上的重要起點,正從傳統的進藏中轉站,轉型為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隨著游客從傳統觀光轉向深度文化體驗,青海文旅部門持續豐富產品供給,拓展旅行體驗。
西寧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張海霞表示,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已成為城市文旅的重要名片。“當銀幕照亮古城的夜晚,帶來的不僅是客流量,更是讓旅行從觀光打卡變成沉浸式的生活體驗。”張海霞說。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